第466章 天下谁人不惦记 (第2/3页)
,然后到周边江浙沪各地去感受正在蓬勃兴起的民营工厂、小作坊,某种意义上我认为他们才是最有可能完成国产化配件的无名英雄,然后五天后无论如何要赶回来给我做简单的汇报,然后决定你们各自是留在沪海,跟我去江州,还是回到平京,明白了吗。”
这就是跟经委那位完全不同的路数。
让卫东还是那个心态,反正你们好像也没把切诺基国产化率尽快搞定,不如试试我这死马当作活马医的路数。
而全国他印象中汽车生产口碑最好的就是沪海、江州。
老工业基地的东北虽然也有一汽,他已经对东北有了刻板印象,工业在走下坡路,至于南方粤州那边似乎现在都全力以赴的搞轻工业,港台合资的鞋服小家电之类,根本顾不上汽车、电脑这类大件。
而且老保安心里有个明确的知识点。
大概在94年左右,税务大院其实是很急需买辆跑乡下的切诺基,可批下来的钱不够。
当时不知道哪个大聪明给局里出主意,买了辆冀城仿制的切诺基,一模一样的外观叫双环,价格便宜一半。
然后让卫东就在停车场上听了各路司机对这辆车连续骂好多年!
就典型的国产劣质车,各种小毛病不断,空调不制冷、漆面易生锈、减震频繁坏,带出了一大批修车能手,迅速成了全局嫌弃的鸡肋。
所以哪怕知道冀城后来出了著名汽车品牌,让卫东也敬而远之,顺带连隔壁平京汽车都认定整个零配件生态圈不好。
现在就咬定了江浙沪和江州两地来攻关。
汽车团队的大学生们这下无比清楚自己的使命了,纷纷回应明白。
这才转向电脑部分:“平京肯定不可能搞电脑厂,所以要么在沪海,要么在江州,同样,包括爱克斯电脑、中华学习机的同志们一起,都抓紧三天左右时间,考察正在建设的苹果工厂,接触外方主管、工作人员,你们当中可能有人从一开始就直接进入苹果电脑工厂上班!”
在大学生们都有点愕然的时候,让卫东斩钉截铁:“没错,拿了大学文凭,电子专业、机电专业或者别的什么相关专业,却要去当工人,你认为你们会是一辈子当工人的料吗,我希望能培养出我们的电脑厂厂长,电脑研发中心专家,这就是到第一线去学习,而且要当好带头大哥,教会其他工人,甚至有可能最后带领这些工人生产我们的产品……”
现场就这么燃起来了。
确实找到方向的兴奋激动。
连三四十岁的原三线研究所技术专家们,都很质朴的暗下决心,要为之付出自己的后半生。
这年头大多还是很质朴。
然后中华学习机的几人干脆举手:“我们申请先拉队伍去考察我们的厂,金陵厂、锡州厂,我们再整合科研队伍跟着你去江州考察,全国联动起来,一定能造出我们的好电脑!”
大家情不自禁的就纷纷鼓掌了。
让卫东满意的最后拉出老章:“无论是现在每年进口上亿美元切诺基零部件,还是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