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强者当然只跟强者并肩 (第2/3页)
要工人在其中跑动、驾驶,全都按照程序任务自动流转,这特么的效率得有多高?!
本来脑海里只有声卡的林望复都忍不住跳起来拼命鼓掌:“对的!对的!一定能做到!皮特!我相信你说的一定能做到!”
从此成为让卫东在科技道路上的绝对信徒。
整个会议室还不轰动得要沸腾起来。
虞晓秋都忍不住摸了自己的相机拍照。
林望复的语气腔调,行为举止都表明他是如假包换的外商,华裔外商,这点和池世明那个假港仔有明显区别。
刚才他那么骄傲新坡加的集装箱码头,那么清晰的瞧不上这个内地还在初始阶段的小码头。
现在连他都服了,所有人还不觉得振奋万分?
这年头还对外商充满了仰视,越是了解外面世界的这些开发区人员,可能就越对外部专家充满崇敬。
现在连刚刚还不以为然的外国专家,都对让卫东描绘的前景这般激动兴奋。
大家只有激动兴奋加倍。
可能真来个新坡加、HK的集装箱码头行业人士,可能还会嗤之以鼻,固执的认为哪有那么容易。
但偏偏是IT产业的人,才会对这种智能化前景无限期待。
一直到会议结束去巡视码头,林望复都彻底放下了仅有的那点矜持,随时挤在副驾驶跟让卫东雀跃的探讨要怎么实现。
让卫东知道个屁。
但他多少看到过些后来超级智能工厂的视频:“譬如现在是卡车穿梭在货场,如果是电脑控制的车辆,是不是就不需要车头了……呃,可以用雷达探测,游艇上不是都有那种雷达探测是不是撞到的吗。”
他也是从自家旅游公司有游艇,才知道居然这会儿就有了,还有卫星电话。
当然这会儿这些东西都是奢侈物件。
但林望复不用废话解释,连连点头:“这是个思路,太敏锐了,您看得太远了!”
就很明显,之前两人在槟城三天两头朝着码头跑,看那些光刻机啥的装进集装箱送到小货轮上,让卫东从来没提过这些。
是回到HK,甚至是再回到这里,更甚至是听林望复说到现代集装箱码头的重要性之后,才“突发灵感”。
对他们这种研发型创业奇才来说,这种灵感才是最重要的。
就好像林望复选择要让电脑发出媲美音响的高保真声音,把这作为自己的事业方向。
这个灵感契合了把电脑朝着多媒体发展的方向,这个创意思路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声卡本身用什么方式去实现,那反而只是技术层面的事。
没那么重要,慢慢试就可以了。
而所有工业区、码头、集装箱、周边区镇人员看着这位新坡加外商忽然热烈欢欣的就差把尾巴摇断了,也觉得扬眉吐气极了!
配合度极高。
实际上让卫东来解决了具体什么事儿没,啥都没有。
但画了几张大饼,区镇那边现在都积极陪着讨论要从哪里开始填海填江,码头公司探讨要如何扩大泊位。
集装箱更是带着在目前已经完成的货场积极展示,期待后期的改进。
让卫东可是实打实的掏了一千万美元给集装箱公司,他却对后期把这些钱拿去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