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清楚你究竟要什么 (第2/3页)
的摊位。
还别说,这个店真有种画龙点睛的感觉,所有市民来看过都感到只要老子把想象力打开,没有什么不能做的!
前两年还在说不许倒买倒卖,要割尾巴,现在就陡然放开成谁都可以做点小买卖。
八十年代中期之前,每个城市县城都有那么点摆摊卖吃食小商贩。
那种多半是世代经营,拿了城里比较少见的手工劳动者手续,往往还是成分不那么好的后代。
其实这种已经能赚钱。
哪怕卖个豆腐脑、担担面、抄手、水饺,挑个担子不声不响几十年也不少赚。
会琢磨的人,其实都能算出来这里面的油水。
但抹不下面子也不敢做,一旦抓了真的要割尾巴。
个体户也是很让人瞧不起的职业。
这种老商贩那些年也没少被过年。
现在完全放开?
甚至可以雇工了?
如果说自由市场是第一步,两三年前让卫东就在商州测试过,允许雇工就是巨大的第二步。
意味着阶级差别重新出现了。
反正交一个月押金,最少租三个月。
二三四楼就是秒空!
迅速被全市闻讯赶来的各种希望走上经商之路的群众给租用。
因为六一开业前有十来天免租装修期,开业以后就没。
两栋楼里顿时陷入每天都人来人往到处一片繁忙装修装饰景象。
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在施工。
让卫东又操起老本行,办出入证啊,只允许签约的业主进出,装修需要带工人都要办手续,装修施工过程防火防盗保持巡逻,一切都有规章制度可循。
这么多关于保安的活儿,那就把保安公司给注册建立起来,朝着不同单位派遣员工。
尤其是警卫连这下可以名正言顺的换岗了。
以前在厂区、跟着车队船队能用多少保安,动物园就算是用工大户了。
现在商业中心出现,才让各家小巫见大巫。
别看他是实际上的亿万富翁了,但那些都是基于天眼抓机会的战略决策,真做事,还得这些活儿最擅长。
于是天天在商业中心忙得不可开交,却也基本保持在下午四点半就收工走人。
去接了二娃妈,再接女儿放学。
主打的就是不要过于陷进包围事务中,傍晚打打球,晚间再跟各部分老大喝喝酒聊聊天梳理整体规划,再回家练那什么双修功夫,不要太美滋滋。
只是偶尔下楼,能看见元缘子端坐在二楼格子间,后面还坐着程朗,面前排满了开店的、装修的、施工的,感觉人人都想来算这个五毛钱的命。
生意最好就是她。
开火锅馆的宋秀琴都羡慕得很:“真跟着您把事情做大,才知道操心的事情好多,有时候都在想还是当初只摆两三张桌子,像她这样简简单单的赚点钱最快活。”
让卫东冷着脸:“那你随时可以放弃眼前这一切,退回去只摆两三张桌子。”
宋姐连忙摆手说只是感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