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求道心 (第2/3页)
力修行,推动真元的辅佐宝箓。
云蛟宝箓单一用起来只是种攻击手段,但若积累成阵,那便是攻防一体的好手段。
若能凑齐八十一张组成极阵,上位真修被困阵中,至少也要脱一层皮。
不过要凑齐八十一张,哪怕如今李元制符能力极高,也需要数年功夫准备、绘制、封印才能凑齐。
这还是他拥有万木界这个依仗,若换了其他真修只怕光收集灵木就要数十年光阴。
李元抛弃杂念,心神起咒,提笔绘箓。
“太玄虚妙神,空洞幽元君。生于渺莽中,运化标玄根。五浊安能扰,明辉华景形。佩至景霄文,云光焕尔身。玉符镇内景,天地塑胎婴。……”
元神施咒,天地交感,李元仿若置身一处仙宫天阙,感应神君仙法之妙,不由自主的便画符而生,笔落仙篆,整个过程犹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当他意识清醒过来,只见身前已经悬浮着一枚散发虚白明光的宝箓。
“即便我先前揣摩多次,元神强大,又有这金篆玉印笔加持,所用符纸也是千年灵木所作,可也不可能一次就成。”
李元心神疑惑,他自问绝不会是什么对制符有极高天赋的人,先前制作云蛟宝箓和青元见水宝箓可都没有这样顺利,没道理眼前这宝箓更复杂却一次就成了。他重新回想起咒文,符诰的开头一般都是道统所处,这玄虚生明宝箓莫不是归属太玄感应之法?
可自己所修所得乃至万木界,都是摆明了的玄元道统,与这可能是道统名号的太玄显然不一样。
玄元应该就是道统的最高归属,玄元之下又分诸多道门,而天祁仙宗就是继承玄元道统的仙宗。
想来太玄和玄元必定有极大的关联,否则他不可能一次就做出了太玄道统的宝箓。
李元想到这里就来到藏书阁里,看着一排排的空书阁站定在“道统”那一阁,拿起了唯二中的一本,翻到最前面,在书页上写下了“太玄道”三字,然后又记叙上今日所得结果,做好笔录,再放归原处。
这一座圆形书阁里,共分了十二处,分别为阵法、宝丹、宝器、符法、妖兽、傀儡、神通法术、道论、道统、事记史、己观等共十二大类。
他将所得所知所想尽数记录在案,像符法道藏内容太多,他便以玉简记之,还有事记史里祁灵门四千年的宗族史记都用玉简来记录。
因为这些都是固定的传承与记载,不必更改,且内容庞大,只能用玉简来记叙。
至于像道论道统这一类都是亲笔手书,若有所得便及时修改。
道论是记叙他从各种途径所得所知的的五行道统具体物象之变,求道之法等各种细节,如五行位格、九光位格、七炁位格、众星位格等等。
道统则是更高一层,却也是记录最少的一类,只有【太玄道】、【玄元道】两册。
李元如茫茫无知的蝼蚁,把各种所见所知尽数刻录在册,元神或许可改,毕竟他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