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公得此奇人必定天下!我背刺圣体,你敢割地我就敢坑曹操! (第2/3页)
张松这才缓过神来,定了定神后方道:
“这法孝直确有经天纬地之地,然则多少有些恃才傲物,其性情又是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颇有些任侠之气。”
“就因他这性情,官场中得罪了不少人,松虽几次三番向刘季玉举荐,却皆不得其重用,至今只官居县令而已。”
刘备一听“任侠”二字,顿时眼前一亮。
若是刘表刘璋这类名士出身的诸侯,遇到有任侠之气的部下,多半都会头大,巴不得能撵多远就撵多远。
刘备可就不同了,他本就是草根出身,骨子里就是一个游侠。
法正这快意恩仇,睚眦必报的任侠之气,正对上了他的味口。
当下,刘备便不以为然一笑:
“如永年所说,这法孝直既有王佐大才,又乃性情之士,实乃真豪杰也!”
“就请永年务必说服这法孝直,随蜀军出川前来助战,备当真是想一睹这法孝直的风采。”
张松先是一愣,尔后脸上再添几分敬佩之意。
旁人一听这法正性子,都是敬而远之,唯刘备却竟心向往之,这份用人的气量胸襟,自是令他心下愈加佩服。
“好,松就依豫州和萧军师之言,定当劝说法孝直前来拜会刘豫州!”
张松自是欣然应诺。
最后一桩大事定下,张松终于告辞。
刘备则带着众谋臣武将,亲自将张松送至岸边,目送其乘船西去。
“原来这便是伯温你的速破江陵之计,能借千里之外的蜀军来破江陵,伯温你这份格局眼界,当真是…”
刘备回看萧和,想要赞叹几句,一时却又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
萧和自然不能全盘照收,便面露几分自嘲:
“主公言重了,和也只是灵感突然,想到了这么一个办法。”
“若非主公非凡魅力,这张松也不可能三言两语间,就能为主公所折服,倾心归附。”
“这一计,和的作用倒在其次,关键在于主公。”
萧和这话,算是一半事实,一半马屁吧。
刘备哈哈一笑,遂是豪然道:
“那咱们就继续兵围江陵,坐等蜀军出川。”
接下来的时间,便是等待时间。
刘备抽调了近两万兵马,尽数调往东线,交由关羽统一指挥,并派了徐庶前去辅佐关羽。
东线的水陆刘军,数量已增至四万之众。
关羽便统帅四万兵马,以孙权修筑的武昌城和樊口塞为核心,构建起了一条防线。
东线的战略目标,乃是阻曹孙联军以武昌以东,确保夏口不受威胁,尽可能的拖住敌军,为西线刘备攻取江陵争取时间。
十五日后,五万曹孙联军,水陆并进,进抵武昌一线。
周瑜吐血病倒后,孙权不得不调德高望重的韩当至柴桑,接替周瑜为左都督,名义上统帅江东水军。
而吕蒙则被破格提拔为右都督,成为了江东水军实质上的统帅。
江东军负责水战,曹军负责陆战,五万联军旋即对武昌一线刘军发动了攻势。
关羽则坚守不出,只固守武昌樊口。
东线战事,很快进入了胶着状态。
益州方面。
张松回到成都后,痛斥了曹操对刘璋的不屑轻松,成功的说服了刘璋放弃降曹,决定与刘备暗中结好。
于是张松趁机进言,劝说刘璋派江州镇将严颜,率八千蜀军东出山峡,打着救援刘琮的旗号,助刘备攻破江陵,全取荆州。
刘璋刚开始还是有所犹豫的。
结好刘备可以,可这又出兵马又出钱粮的,帮刘备打下江陵后,自己能捞到什么好处?
张松理由自然也很充分。
刘备若不拿下江陵,早晚抵挡不住曹孙联军进攻,荆州不是落入孙权之手,就是要落入曹操之手。
无论谁得荆州,下一步必会对益州动手。
唯有刘备拿下江陵,占有荆州,才能成为益州东面屏障,避免为曹操孙权举兵入侵。
刘璋旋即被说服,遂不顾黄权等人反对,下令严颜率七千蜀军出川。
时年春末,七千蜀军穿越三峡,进入荆州地界。
此时南郡以西的巫县,秭归,夷陵,夷道等诸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