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此计可破百万大军!天下才一石,你萧和独得八斗,吾甘拜下风! (第1/3页)
“军师莫非已有妙计,愿闻其详?”
甘宁从萧和神情变化看出了端倪,忙是迫不及待的问道。
“现下我军最大的难题,就是渡过淝水,在西岸顺利立营。”
“只要咱们能在西岸站稳脚跟,曹仁就只能放弃成德城,全师退守寿春城。”
“如此,大将军的主力就可畅通无阻北上,与我们会师于寿春城下。”
萧和遥指着对岸,将现下局势点明。
只是这局势,不用萧和说,甘宁自然也看得清楚。
成德城位于淝水东岸,只要他们大军过河,就有切断寿春至成德粮道的可能。
粮道一断,张辽所率一万曹军,便有军心瓦解,不战自溃的危险。
以曹仁的明智,自然会选择无奈放弃成德,收缩防线至寿春。
但问题的关键,却是怎么过淝水。
“兴霸,你可还记得濡须口一战,我们是怎么打赢的吗?”
萧和不等甘宁再问,便先一步反问道。
甘宁先一怔,尔后答道:
“当然记得,彼时军师借曹休之手向三曹下战书,诱其退离岸边,放我军过江登岸。”
“军师则以却月阵,痛击曹军虎豹骑,使大军顺利流江,大破曹军…”
说到这里,甘宁眼眸蓦的一亮:
“莫非,军师想故伎重施,以激将法诱使曹仁后退,放我大军过河?”
萧和微微点头,笑道:
“我正是这个意思,兴霸你不是生擒了那曹植么,放我们自然是不可能放他的,不过可借他之笔,给曹仁下一道战书,激他放我军过河决战。”
甘宁恍然大悟,明白了萧和用意。
迟疑一下后,却又道:
“那曹植乃曹操之子,借他之口倒也确能激怒曹仁。”
“只是濡须口一战,军师的却月阵已震惊天下,以曹仁的将才,就怕他有所防范。”
“倘若他吸取教训,不给我军登岸布阵的机会,但见我军登岸便即刻半渡击之话,宁只怕军师此计…”
甘宁话未言尽,点到为止。
意思却明了,曹仁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同样的计策,让你连玩两次?
曹仁必定是佯装中计后撤,等你人马战车一登岸,还来不及摆开却月阵时,就发动进攻,将你登岸兵马一举赶下淝水。
“却月阵这套战法,一旦用过一次,第二次自然便无效。”
萧和也认可甘宁的顾虑,却话锋一转,别有意深的一笑:
“不过我这故伎重施,却并非要摆却月阵,我要的只是曹军后退。”
“只要他敢后退,吾自有办法,叫他一溃千里。”
甘宁眼神却愈发茫然。
只要曹军后退,一溃千里…
曹军可不是乌合之众,曹仁也不是酒囊饭袋,怎么可能稍稍后退,就一溃千里?
何况曹军兵马四万,还占据着两倍兵力优势,又有什么理由会溃退?
“吾也不瞒兴霸你,先前曹操不是利用孙登张昭,招揽孙氏旧部么,吾与大将军密商过后,令留赞率部曲北上,诈降了曹仁,此时应该就在对岸曹军中。”
“现在,正是利用到这枚暗棋的时候了,还有身后这八公山,亦可用一道草木皆兵之计…”
萧和也没必要卖关子,遂将自己的计策,向甘宁全盘道出。
甘宁眼中的茫然,渐渐变为了惊喜。
“原来伯温军师在曹军中,竟已提前布下了内应,还有这草木皆兵之计,当真也是奇思妙想…”
甘宁是满面惊喜,口中赞不绝口。
只是激动过后,甘宁眼中却仍留一丝担忧:
“军师此计,确实是精妙无双,只是那曹仁称得上是当世名将…”
甘宁言下之意,还是担心以曹仁的将才能力,未必没有抵挡住此计的可能。
萧和望向对岸,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