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刘备:用伯温之计,借天之威,冲垮寿春! (第2/3页)
下一刻,猛然惊悟。
寿春城依淝水而建,现下正值秋讯,淝水大涨,若趁势掘开淝水堤坝,正可借洪水之威,水淹寿春城。
如此,便能借天之威,不费吹灰之力,速破寿春!
“水淹寿春,水淹寿春…伯温此计,确实是一道速破寿春的妙计!”
恍然明悟的刘备,脸上不禁涌起喜色。
帐中一片沸腾,诸将无不欣喜若狂。
“伯温军师啊,俺就知道,你是满肚子的坏水,这一招水淹寿春之计,可真是够狠啊~~”
张飞是激动欣喜,又用他那让人听不出是夸还是骂的独特夸人方式,猛夸起了萧和。
那句“满肚子坏水”,听的刘备是极为尴尬,不得不轻咳提醒自家义弟。
“伯温军师啊,俺不是想说你一肚子坏心眼,俺是夸你神机妙算呢…”
张飞挠着头讪讪憨笑,忽尔又想起什么,不解道:
“对了伯温军师,你这水淹寿春之计,跟那杨修又有啥关系,为啥要让他鼓动曹仁驱离百姓,俺有些糊涂了呢。”
萧和一笑,目光看向刘备,正要解释。
庞统却眼眸一亮,抢先道:
“此计虽威力强横,可水灌寿春,淹的不止是三万曹军,还有满城百姓。”
“我军乃仁义之师,虽说战争难免会伤及百姓,可大将军也绝不会无视数万百姓生死,用此雷霆之策。”
“萧军师令杨修鼓动曹仁,将满城百姓驱离寿春,届时没有了误伤百姓的顾忌,大将军岂不就能再无顾虑的水淹寿春?”
庞统终于揣测出了萧和深意。
萧和一笑默认。
他对刘备太了解了,以刘备的仁义性情,如此置数万百姓生死于不顾的计策,是绝对不会采纳。
他正是因为了解刘备,所以才要假杨修之手,来解除这捆绑住刘备手脚的束缚。
张飞等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萧和良苦用心。
“伯温军师啊,还是你想的周全,俺谁都不服,就服你!”
张飞是满脸崇拜,化身为萧和迷弟,啧啧赞叹起来。
刘备亦是面露欣慰笑容,捋着细髯的慨叹一声:“知吾者,伯温也!”
破城之策,就此定下。
当下刘备便用萧和之计,为收容百姓,移营高地,掘淝水堤坝暗中做起了准备。
…
寿春城内。
“突围”而入的杨修,已站在了曹仁面前。
“你说什么?”
“我五千兵马全军覆没,张燕被俘,子林为那黄忠所斩?”
曹仁满面骇然,激动的冲着杨修喝问。
左右张辽,李典,刘晔等人,亦是一片惊骇。
杨修一声叹息,苦着脸道:
“修奉元让将军之命,本想等我军奇袭颍口得手,入城向镇军将军报捷,以安寿春将士之心。”
“谁料刘备早于颍口布下重兵,我奇袭军团全军覆没,张燕为敌所俘,夏侯将军也…”
杨修声音哽咽,已说不下去,只得又是一声叹息。
曹仁缓缓坐下,脸上的震惊渐渐为愤怒取代,拳头重重击打在了案几上。
“大耳贼,你又杀我一侄儿!”
“你手上沾了我们曹家夏侯家这么多血债,我曹仁早晚让你血债血偿~~”
曹仁是捶胸顿足,咬牙切齿的无能狂怒起来。
刘晔却长叹一声,无奈道:
“东路臧霸迟迟不能突破盱眙,西路救兵又遭此重创,丞相又决意先平定关陇,再南下救我淮南。”
“镇东将军,看来我们一时片刻是指望不上救兵了,我们得做好靠自己长期坚守寿春的准备才是。”
曹仁从悲愤中缓过神来,咬牙厉声道:
“吾有三万大军,寿春城坚如磐石,没有救兵又如何,我们自己也能守得住。”
“大耳贼敢来攻城,就叫他放马来攻便是,我看他有什么本事破我寿春!”
李典等诸将,纷纷慨然称是。
杨修眼珠转了一转,却道:
“镇东将军,依修之见,刘备明显是不打算强攻,而是要长期围城,待耗尽我们粮草那一天,再四面强攻。”
“我城中粮草,除了供给三万将士之外,还有几万百姓,当真能撑到丞相平定关陇,回师南下那一天吗?”
曹仁一哆嗦,蓦的被提醒,不由面露忧色。
此前因是败的仓促,来不及收割秋粮,便被刘备围困在了城中。
寿春城内所存粮草,最多够三万将士,吃三个月左右。
当然,要是省着点吃,支撑五个月也不是不行。
五个月后,曹操总该来救他们了吧?
关键是城中除了三万将士,还有数万百姓要喂饱。
这么多百姓无粮可买,饥饿难耐之下,势必要生变乱,到时不用刘备攻城,他们岂非不战自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