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 第248章 曹操:向刘备认怂求和吧!我这一统天下之法,可助楚公再造大汉!

第248章 曹操:向刘备认怂求和吧!我这一统天下之法,可助楚公再造大汉!

    第248章 曹操:向刘备认怂求和吧!我这一统天下之法,可助楚公再造大汉! (第2/3页)

 “没想到,文和如此一出妙计,竟仍能被那萧和识破,连曹子丹也……”

    程昱一声叹息,向曹操一拱手:

    “魏公,大势已去,楚寇兵锋势不可挡,这临济断然是守不住的。”

    “以大局为重,撤往黄河以北吧。”

    坐在地上的曹操,骂也骂过了,泪也流干了,此刻已如霜打了茄子一般,心气儿已是全无。

    听得程昱劝说,稍稍权衡过利弊后,他只得有气无力的摆了摆手:

    “传令,放弃临济,全军撤往北岸吧。”

    众人松了口气。

    许褚便召呼虎卫,搀扶着曹操下城而去。

    贾诩,程昱等众人,皆是匆忙跟随下城。

    唯有陈群一人,却逗留在城头未走,目光望向了徐州方向,眼神中闪过几分不易觉察的悔意。

    “玄德公,未想你蹉跎十余载,如今竟能一飞冲天,势不可挡。”

    “莫非,我陈群当年真是选错了人?”

    一声叹息,回荡在城头。

    当天,一万余魏军,弃临济向北,仓皇退往了黄河北岸。

    曹操同时下令,将济水以北,黄河以南各县全部丁口,统统迁往北岸平原郡,以坚壁清野,在两条水系之间,制造出一道宽五十里的无人区。

    三天后,萧和率得胜之军,杀过济水,进占临济城。

    当斥侯回报,曹操已退守黄河北岸,并将济水以北诸县士民,全部迁往北岸之后,萧和遂下令就此罢兵。

    黄河以南以东的济南,乐安,齐,北海,东莱诸郡,皆已归大楚所有。

    曹操仅剩了黄河以北的平原一郡。

    萧和在战前所定,夺取青州大部,饮马黄河的战略目标已然达成。

    青州人心尚未抚定,士卒们久战疲惫,粮道也拉的太长,况且前方还有黄河天险为阻。

    何况曹操退回北岸之前,还玩了把他惯用的迁民战术,人为制造出一片无人区。

    这种情况下,再强行北进,显然实为不智。

    萧和遂留甘宁,苏飞等诸将,率军分镇临济,临淄及高密一线,自己则启程南下,往下邳向刘备复命。

    青州之战,就此落下帷幕。

    …

    平原郡,平原城。

    “萧和那妖人,终于退了…”

    曹操端详着手中那份萧和南归的消息,长吁了一口气,如释重负一般。

    “魏公,那萧和既已离青州,臣等请率军杀过黄河,收复青州失地,为子丹报仇雪恨!”

    曹纯跳了起来,愤然请战。

    几位宗室武将,纷纷跳起来请战,声言要为曹真报仇。

    此时第二路援兵抵达,平原一线的魏军数量已达到三万有余。

    这也让曹纯他们有了底气,想要与楚军再战。

    曹操却出奇的冷静,并未被复仇之火冲昏头脑,也未被曹纯等人的请战所鼓动。

    “青州孤自然要收复,子丹之仇,孤定然也要报,却不是现在。”

    曹操压了压手,示意诸将冷静,接着说道:

    “徐州一役,我军折兵七万,青州一战,我军又损兵三万。”

    “这两场战事打下来,我军共折损精锐十万,还连丢两州。”

    “子和呀,强弱攻守之势已逆转,你当真觉得,我们此时与伪楚再战明智吗?”

    曹纯哑然,满腹的战意,硬是被曹操这一问憋了回去。

    程昱,蒋济,陈群等谋臣们,则是欣喜的目光望向了曹操。

    他们显然没料到,曹操竟出人意料的如此冷静,更是没有顾及颜面,公开承认了攻守强弱之势已逆转的事实。

    恍惚间,那个不骄不躁的曹孟德,又重新回来了。

    自平定河北后,便骄狂自负,陷入极度自信的曹操,已被刘备左一记右一记重拳,打回了原形。

    青州惨败的教训,彻底将曹操打醒,令他不得不重新找回了当年面对袁绍时的弱者心态。

    “魏公能有这般明断冷静,当真乃我大魏之福也~~”

    陈群头一个站出来恭维盛赞。

    程昱,蒋济等人,纷纷附合,一通吹捧。

    “孤近日以来也常常反思,孤为何会屡战屡败于那刘备,他有萧和辅佐固然是原因之一,归根结底,却还孤太过轻敌,低估了那刘备。”

    “骄兵必败啊。”

    曹操一番自责后,正色道:

    “孤向尔等保证,从今日起,孤再不会轻视那刘备,孤会像对付袁绍时那般应对刘备。”

    “孤绝不能再重蹈徐州一役,青州一役时的覆辙了。”

    曹操这番表态,令陈群等众谋臣越发欣喜,又是一番盛赞。

    “接下来孤当如何行事,卿等可畅所欲言。”

    曹操又摆出一副虚心求教的架势,向众谋士询问。

    话音方落。

    陈群眼珠转了一转,拱手道:

    “魏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