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子两女,克烈汗庭沦陷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子两女,克烈汗庭沦陷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子两女,克烈汗庭沦陷 (第1/3页)

    李骁给孩子们取名向来分得清楚,正名由他来定,小名则放权给他们的母亲。

    就像这个刚降生的孩子,唆鲁合贴尼给取的小名是“蒙哥”。

    在草原语里有着“永恒、吉祥、健康”的美好寓意。

    而他的大名,李骁早已想好,定为李世晖。

    ‘晖’字同‘辉’,既象征着光辉、辉煌,也有太阳旁边余光之意,寄托着他对孩子的期许。

    就在蒙哥出生后没多久,另一侧房间里也传来了婴儿响亮的啼哭声。

    一名回鹘侍女快步走出来汇报,脸上的神情似乎略有些失望。

    “启禀大都护,夫人生了位小娘子。”

    此时房间中,在听到是个女儿的瞬间,塔吉古丽和阿速古丽脸上的失望显而易见。

    如今高昌国已不复存在,她们姐妹失去了最大的后盾,本想着能生个儿子,好让自己在大都护府里更稳固地立足。

    没成想竟是个女儿,心中的失落难以掩饰。

    塔吉古丽都哭了,只能不断的告诉妹妹要争气,必须尽快怀上孩子,生个儿子才行。

    但李骁却没有丝毫失望,他如今已有三子一女,再多一个女儿也很不错。

    于是,他高兴地大手一挥,宣布给参与两位夫人接生的所有人员都予以厚赏。

    同时,给刚出生的次女取名为李如月。

    至此,李骁已有了三子二女。

    嫡长子金刀,名为李世昭。

    长女李令月。

    次子长弓,李世暄。

    三子蒙哥,李世晖。

    次女李如月。

    再加上二丫和萧燕燕肚子里正在孕育的孩子,李家的子嗣愈发兴旺。

    又是一年冬天。

    龙城的街巷积起了厚雪,檐下的冰棱结得有半尺长,寒风卷着雪沫子呼啸而过。

    这一年之中,北疆军休养生息,没发动大的战争。

    唯有甘肃、北海等地偶有零星战事,也都是北疆军向外扩张的小打小闹。

    交给各地将领便是,赢了嘉奖、败了惩罚,用不着李骁太过于费神,毕竟他可不是微操大师。

    这一日,李骁在书房里翻看着甘肃巡抚张兴华的奏折。

    张兴华详细汇报了这一年的工作:带领军民复耕屯田,劝说逃入山中的百姓下山分田定居。

    罗猛率第四镇兵马三次出关,从河西劫掠回不少人口、粮食和财富。

    甘肃的人口已从去年的二十万恢复到三十万,土地复耕率达八成,能向北疆输送至少三十万石粮食。

    这些数字背后,是北疆日益厚实的家底。

    看的李骁满意的点头:“不错。”

    虽然他一直在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将中原的百姓向北疆迁移。

    但北疆的底子终归还是太浅了。

    仅仅是甘肃一地的产出,便能抵得上整个北疆的三分之一了。

    直到看到最后几句,他的目光才沉了沉。

    张兴华在奏折里提及,宋国使团已抵达武威城,意图与北疆结盟,共图金国,询问该如何处置。

    “宋国使团?”李骁呢喃着,手指轻轻敲打着案几。

    他心里清楚,再有一年,宋国就要发动北伐。

    若是北疆能在西北牵制金国兵力,宋国的北伐定会事半功倍,难怪他们急于结盟。

    可结盟这事儿,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好处。

    李骁指尖在“共图金国”四个字上顿了顿,眸子里闪过一丝算计。

    北疆如今虽势头正好,却也犯不着为宋国的北伐当先锋。

    思忖片刻,李骁提笔给张兴华写回信。

    先肯定了他这一年的功绩,说“民生安定,军资丰足,卿之功也”,让他再接再厉。

    今年北疆各地的粮食勉强自足,甘肃粮食可留作日后攻略夏国之用。

    接着话锋一转,说宋国使团也不必往北疆来,他会派人去武威谈判。

    “既要结盟,总得让宋人拿出些诚意。”

    “我北疆的虎威可不是随便让宋国借的。”

    不久后,李骁选定了去谈判的人。

    鸿胪司参军胡立还在草原,所以选定了新任法曹司参军索瑞。

    他是土生土长在大漠的汉人,很久以前便跟随在李骁身边征战,凭借着战功步步高升。

    既懂军务又通民政,建立大都护府的时候,选择了退出现役,担任了法曹司的副参军。

    去年,顾自忠担任西州巡抚,他便顺势成为了法曹司参军,是个难缠的人物。

    临行前,李骁在书房里单独召见他,指着墙上的地图说:“你记住,咱们虽然都是汉人,但与那群软骨头的宋人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死不死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不能丢了咱们北疆的脸面和利益。”

    “粮食、丝绸、茶叶,咱们都要。”

    “至于联手伐金,含糊着应下来就行,具体什么时候出兵,得看咱们的意思。”

    “先让他们去和金国打吧。”

    “等金国的兵力消耗的差不多了,就是咱们北疆南下的时刻。”

    索瑞拱手领命,次日便带着亲卫踏上了前往武威的路。

    ……

    同一时间的漠北,天寒地冻,比起北疆的风雪丝毫不见逊色。

    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几乎所有牧民都藏进帐篷里猫冬,唯有一支军队正在风雪中独行。

    他们裹着一层又一层的破旧羊皮,骑着战马艰难跋涉,呼出的白气瞬间便被寒风撕碎。

    为首之人,正是铁木真。

    他的脸上布满冻疮,手掌皲裂得像是老树皮。

    唯有一双眼眸,亮得像饥饿的恶狼,死死盯着远方被风雪模糊的地平线。

    “铁木真首领,今天又有十个弟兄被冻死了。”木华黎骑着战马追赶上铁木真说道。

    “这样下去,我们根本走不到折折运都山。”

    冬天行军,简直是一场非人的酷刑。

    原本铁木真麾下还有两千骑兵,可这一路走来,已经被冻死了一两百人,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再加上连日的艰苦跋涉与食不果腹,即便是素来对铁木真盲目崇拜的乞颜部嫡系士兵,也开始怨声载道,看向他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动摇。

    这一切,都被铁木真看在眼里,但是他的心肠始终坚如磐石。

    他清楚,若想打败克烈部这等庞然大物,就必须要牺牲很多士兵的性命。

    于是他目光坚定地看向木华黎,沉声说道:“木华黎,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