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Q值 (第1/3页)
在可控核聚变设施之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那便是Q值。
它是一个核聚变反应堆输出能量和输入能量的比值。
假设输入了1MJ的能量用于开启聚变用维持其运转,结果这个核聚变反应堆却只能产出0.8MJ的能量,那Q值便是0.8,小于一,入不敷出,这一套反应堆技术很显然不具备实用性。
而早在人类时代,人们其实便已经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甚至已经将Q值做到了5左右。
但这一项技术仍旧面对着极大的挑战。
首先是点火时间不足。这样的一套装置通常仅能维持几分钟时间便即熄火,无法长时间持续。
其次,5的Q值还是太低太低了。
以Q值概念来衡量核裂变反应堆的话,它的Q值通常会维持在100以上。
蓝图克人那成熟的核聚变反应堆技术,Q值通常会维持在300以上。
也即输入1MJ能量用于维持核聚变反应堆,它可以产出300MJ以上的能量。
这其中的差别,天差地远。
在蓝图克人来到太阳系之前,李青松也进行过一段时间的可控核聚变研究,并有了一些成果。但随着后续的大规模战备,这一方面的研究也停了下来。
如今,在大约200名蓝图可控核聚变相关专家的教导之下,李青松再度将这一门技术捡了起来。
很快,一座庞大的核聚变反应堆便建设了起来。
它整体看来如同一座巨大的石头,高有二十多米,长度和宽度也有四五十米,极为庞大。
但这其中的绝大部分设施都是辅助性的。用于进行核聚变的区域仅仅只有一小部分而已。
这一小部分区域是圆环形状,如同一条管道。
在这管道之外,各种密密麻麻的设施发挥着作用。
此刻,一部分氘气和用于启动的氚气便输入到了里面。
氘氚混合气体首先被电离,然后在磁场作用下,进入到了反应区域。
之后,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