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誓不共存 (第1/3页)
易京,袁军大营。
袁绍围城营地中也在组织兵力削凿木料,制作攻城器械。
袁绍出巡营中,驻马营区一座坟冢土包上,他展望远处乌桓营地。
对身边人说:“蹋顿已无战心,说是部众担忧战况拖延,若是等到冰雪消融,则辽泽泛滥,难以归乡,故再三请辞。”
许攸闻言就说:“明公,蹋顿想要乌桓王之策封也。”
“这难办,纵然朝廷能发布明诏,可丘力居之子楼班日益年长。纵然楼班意外暴病而亡,三郡乌桓也不会臣服于蹋顿。”
袁绍摇着头,感觉午间阳光宜人,就解下盔带,目光凝视远处:“他自己做不好的事情,又岂是朝廷一道诏书就能做成的?”
蹋顿想要的东西,袁绍哪怕放弃底线,也无法满足蹋顿。
袁绍也想压制蹋顿,一边收养亲族女儿后嫁给蹋顿,与蹋顿结成翁婿,想要用感情羁绊住蹋顿。
蹋顿这个人十分的桀骜,东胡各部都说蹋顿来日会是第二个冒顿单于,也能成为令乌桓强盛崛起的第二个檀石槐。
一个嫁过去的同宗养女能否羁縻住蹋顿,袁绍也没有信心。
所以始终不肯矫诏授予蹋顿太高的名义,防止蹋顿假借汉庭之名兼并乌桓各部。
不仅袁绍不喜欢蹋顿,乌桓各部名王、小王也不喜欢强势的蹋顿。
游牧部族固然崇尚英雄,可追随英雄创立一番伟大事业是要死人的。
苦寒的生活环境固然塑造了游牧部族坚毅的性格,但不等于这些人一门心思想着搞破坏、放火烧地。
不管是农耕、游牧、渔猎还是经商或剥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生活能继续下去,就不会自爆搞事。
乌桓贵族也不例外,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维持自身家族的统治,这个前提是活着。
只有本人活着,那贵族身份才有意义,乌桓崛起也才有意义;若是本人在乌桓崛起过程中阵亡战死,那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科技会发展,道德会发展,可利害关系不会变。
乌桓贵族抵触一个本部族冉冉升起的骄阳……这没什么好奇怪的,追随蹋顿,带给他们的动荡风险太高,跟预期收益很不协调。
所以丘力居之子楼班只要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