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欣然赴任 (第3/3页)
颜面尽失。
糜竺实在是想不到可以解决眼前问题的办法,只能束手长拜。
刘备见此,也就说:“如今正值朝廷用我之时,岂有退避之理?我准备与翼德入许,留云长总督下邳、彭城军事。”
糜竺深吸一口气,表态:“臣愿随主公左右。”
“云长亲厚百姓不恤衣冠,他与陈元龙难以亲和。我会举威硕领徐州刺史,此事或许也不能成。不论成败,还是希望子仲能领本州民事,不使云长与元龙生出间隙。”
徐州归属是一个大问题,吕布的意思是让刘备举荐一个人担任刺史。
可刘备这里也存在与赵基、吕布类似的问题,那就是找不到资历、名望足够的属吏来担任一州长吏。
而一州刺史,赴任后重组州部,定下新的君臣名分……这个事情其实很棘手。
所以刘备准备效仿赵基的先进经验,入朝后继续兼任左将军,以左将军开府不限员额的从事、中郎里选拔一个治中从事,来领徐州。
这样未来徐州的治中,也是刘备左将军幕府里的从事,彼此有牢固的人身隶属关系。
但刘备以左将军兼任徐州牧,这是比较合理的配置,其他类似配置的是前将军幽州牧公孙瓒,右将军冀州牧袁绍,与后将军青州牧孙策。
若是入朝,想要继续遥领徐州,就必须获取重号将军封号……或许可以一把将扬州也攥到手里,获得名义上的督扬州之事的权力。
时机合适后,自然能整合刘勋、刘艾与华歆等人,成为国家东南的巨擘。
刘备已经过了遇事而激动、沮丧的年龄,可吕布递出的梯子,让刘备看到了各种美好的未来。
对于他的决定,糜竺自然是全力支持。
见糜竺如此顺服,刘备难免有些怀念陈群。
也很是期待,这次入朝辅政,刘备有信心集合一批匡扶汉室的有识之士。
至于大司马赵基……国家之事,岂可以私情为念?
也非刘备无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彼此身后有太多的人,这些人前赴后继推搡着他们前进,会碾碎其他挡路的人。
作为首领,刘备只能选择方向,去碾什么人,无法让这个滚滚前进的战车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