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迂回抄击 (第2/3页)
边军战术与军事常识。
当掐断金城退路,那韩遂大军的军心就会整体动摇,这样留给他们的选择余地就很小了。
可同样的,赵云、张绣的任务十分艰难。
以现在的通信条件,两个人很难保持时刻联系,做不到一起出兵、夹击金城。
哪怕双方之间道路通畅,两三日间就能完成一次有效的通信……可此前双方没有配合过,谁能保证对方的可靠性?
因此赵云只能忽视运力问题,以保证军队可以按期出发。
否则他来的迟了,而张绣按期发动攻势……这是很难直接攻破或掐断金城的。
张绣是否迟到,这是张绣的问题;反正赵云是不想迟到,这是赵基送给他的大礼包,截杀俘获多少溃退的叛军,这对现在的赵云来说没有意义。
就凭他是赵氏同宗,他已经不需要确切的斩获数据。
而韩遂的脑袋则与普通叛军吏士的俘斩数据有着本质不同,不管是擒获韩遂,还是阵斩韩遂,这都能让赵云的名望提升一个台阶,成为海内名将。
韩遂在凉州西部掀起的动乱中反复挥舞小刀刀,给重病垂危的汉帝国放了一盆的血。
虽然他也是被迫卷入叛军,可正是他的入伙,让本该短期内抄掠、发泄一番就四散、主动平息的叛军有了韧性和战略目标,这才反复给黄巾之乱后的朝廷放血。
海内有识之士的眼中,韩遂之害不亚董卓多少。
至于马腾的声评反而比韩遂好一些,因为马腾还会积极调解汉胡之间的冲突,诸羌、屠各匈奴若是造乱抄掠遍地,马腾还会主动出兵讨伐。
韩遂则不同,虽然也调解治下的汉胡冲突,可他更在乎的是敌我区别,他不会让追随他的汉胡部族吃亏。
马腾不一样,马腾有着汉胡区别,对守卫边郡和平有着积极性。
所以马腾是迷途知返,怀有大义;韩遂则不同,眼中只有敌我之别,而无汉胡差异。
不过凉州这个地方,一些汉胡豪帅也说不清楚自己的血统。
韩遂这位边郡名士,眼中的汉胡区别也就那么回事,一刀砍断脑袋,不论汉胡都得死。
因此韩遂讲究的是实用、生存,于是他这种边郡名士发展成的巨寇,更受中原衣冠之士的憎恶。
若是作乱的是董卓这样的边郡寒门武人,或者是诸羌大豪帅,那衣冠之士、朝廷公卿也就捏着鼻子认了,会早早推动诏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