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 第449章 我没得选啊(明日结案)

第449章 我没得选啊(明日结案)

    第449章 我没得选啊(明日结案) (第1/3页)

    “跟踪陆小霜的时候撞见了董露?”这话把周奕吓了一跳。

    陆小霜怎么跟个钥匙扣一样,下面挂了一排挂件?

    不过想想也合理,樊天佑心理变态,长期跟踪偷拍。

    至于董露,之前就确认过了,她是因为肖冰捡到的那张照片,然后又在当年的404宿舍窗口巧遇周奕和陆小霜。

    她未必有对陆小霜不利的想法,但她精神不正常,很难用常理判断。

    之前还有个郑建新。

    至于肖冰,现在周奕倾向于,不论上一世还是这一世,出现在美食街的肖冰,真的是巧合。

    “不对,董露已经毁容了,樊天佑怎么可能认得出她来?”周奕反问。

    “他说不是认出来的,他只看到一个戴帽子的黑衣人在跟踪,他还以为是之前被他训斥过的一个学生。”

    陈耕耘不知道这个学生是谁,但周奕知道,就是郑建新,说起来郑建新矮小又瘦弱,晚上的话确实会搞错。

    何况樊天佑还有先入为主的看法。

    “他说自己正打算过去再警告一下对方,结果突然另一边来了一个人,对着黑衣人喊了一声露露,然后他就看见那个黑衣人转身就跑,接着有个男人追了过去。”

    “男人?是肖冰?”周奕问。

    陈耕耘说:“他说没看清,但我估计是吧。”

    周奕记得,他和陈严去找肖冰了解情况的时候,肖冰说四月二十八号那天正常下班后就回家了,没人可以证明。

    这么看来,他是下班就回家了,但回家后发现董露跑出去了,所以他又出门去找董露了。

    然后,这一幕就被樊天佑撞见了。

    这一幕的发生,和周奕没有任何关系,上一世应该也发生了。

    但这一世徐柳和陈耕耘的行动轨迹变化了,所以……

    “樊天佑和肖冰认识吗?”周奕问。

    “樊天佑当年跟踪董露的时候,知道肖冰的存在,但肖冰不认识他。至于他回国后,我想肖冰肯定认识他吧,毕竟有一些宣传,至于他们有没有过什么接触,我就不知道了。”

    周奕点点头,以樊天佑的心理状况,肖冰这一声“露露”,足够让他情绪失控了。

    所以他急不可耐地要找陈耕耘对峙,如果陈耕耘说董露确实死了,那就是他见鬼了。

    很可笑,恶人其实最怕鬼,因为他们心中有鬼。

    “你怎么回答他的?”

    “我只能告诉他,当时确实没死,但我寻思着,人都烧成那样了,应该也活不了多久吧。”

    确实,任谁都会这么想。

    但偏偏,董露在肖冰家的地下室里,顽强地活着。

    “继续,说说你在发现樊天佑杀害并肢解徐柳后,你怎么做的?”

    陈耕耘说,其实他当时一下子也被吓傻了,毕竟眼前是那么骇人听闻的场景。

    但他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开始思考怎么善后。

    首先就是如何处理尸体,然后是清理案发现场,最后是制造不在场证明。

    他说樊天佑虽然把尸体肢解了,但都是大块,并不利于抛尸,所以需要进一步切割成小块,便于分装多点抛尸。

    但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时间不够,因为还是工作日,他们必须正常出现在学校,否则回头警方调查的时候,无法解释人去哪了,立刻就会引起怀疑。

    自己也就算了,可樊天佑是徐柳的任课老师,一定是重点调查对象。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马上五一假期了,三十号下午很多专业就没课了,学校内和社会上的人流量都会随着假期而增多,到时候抛尸的风险就更大了。因此他认为,必须在二十九号这一天的白天完成碎尸,晚上进行抛尸,同时还要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

    所以他最后想出来的办法就是,两人轮流换班过来处理尸体,只要阶段性的正常出现在公众视野里,那么就不会引起别人怀疑。

    毕竟除了刘保国,学校里没人知道他和樊天佑的关系,根本不会把他们两人联系到一块儿去。

    所以他问了樊天佑今天的课程安排后,制定了一个“换班表”。

    “樊天佑会开车?”周奕问。

    “嗯,他在国外留学的时候考过驾照。”

    那就合理了,毕竟开车这种事不可能现学。

    周奕问他,为什么选择抛尸,而不是藏尸或者埋尸。

    陈耕耘说,不是没想过。

    但他看了楼下的冰箱尺寸后,就放弃这个想法了。

    樊天佑提议,可以再买个冰柜,江海豪庭这地方不会有人想到的。

    但陈耕耘断然拒绝,因为买冰柜目标太大,还得店家开货车送货上门和工人搬运,以江海豪庭的地理位置,太容易被人记住了,风险太大。

    至于埋尸,一是工具还得去买,二是并没有想到什么合适的埋尸地点,在户外长时间挖坑被目击的概率也很大。

    所以综合下来,还是在室内分尸隐蔽性更强,毕竟户外抛尸耗时很短,风险是最小的。

    周奕沉声问道:“为什么不直接把尸块扔到新北镇的矿洞里?那里隐蔽性足够高吧?”

    陈耕耘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我要说我一开始压根就没想到这个地方,周警官你信吗?”

    周奕严肃地回答:“信。”

    这话已经表明了,新北镇的废弃矿洞,原本并不在他谋杀徐柳的计划里。

    而是后续针对杀害陆小霜时才想到的。

    “这个待会儿再交代,先回答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尸体切成肉片,还要油炸烹尸,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关键,理论上,上一世的三百多块已经足够进行多点分散抛尸了。

    陈耕耘说:“还不是因为那根验孕棒。本来我是打算,把徐柳的尸体切割成两三百块,便于抛尸就行了,这样白天的时间上也会非常充裕。但我后面突然想起来,上次去省城做学术交流时听说,汉中大学在省里的支持下已经建立了DNA实验室,并进行了实际应用。”

    “所以我担心,万一警方从尸块里提取到跟我匹配上的DNA呢?”

    “你就不怀疑徐柳怀孕的真实性吗?”

    陈耕耘苦笑了下,回答道:“那又怎么样,都到这一步了,是真是假的已经不重要了,我不得杜绝一切可能性吗?”

    是,这很符合他的行事作风。

    “这么薄厚均匀的肉片,是你切的还是樊天佑切的?”

    “我,他没这本事。”

    “你既没学过医,也没干过厨师屠夫的工作,你怎么会有这刀功的?”

    陈耕耘说:“这还得感谢我那两年的知青生涯,当时建设兵团分配的口粮实在不够吃,一个个都饿得嗷嗷叫。所以我们决定靠山吃山,有人家里当过兵,会用猎枪,所以打了很多猎物回来。我当时被分配的工作就是屠夫,我这双写文章写诗的手,宰了一年多的猎物,野猪、袍子、野鸡野兔、碗口粗的蛇,开膛破肚、拔毛剥皮。处理完的肉还要切成均匀的大小,按人头分配,还有一部分要风干保存,因为冬天打不到猎物。”

    “虽然隔了那么多年,但这段经历像是刻在我骨子里一样,拿起刀的时候感觉就回来了,何况那时候哪儿有这么锋利趁手的工具。”

    说到最后一句时,陈耕耘的嘴角泛起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

    这刹那的微表情让周奕一惊,他突然明白了,樊天佑那杀人的眼神或许并不是继承自樊春雨。

    而是陈耕耘。

    只不过陈耕耘的理性和谨小慎微把他骨子里的凶残和变态给掩盖住了。

    樊天佑没有他老子那份城府,加上扭曲的成长经历,所以那份凶残和变态就很容易随着情绪失控而爆发。

    “把你们处理尸体的具体过程,详细地描述一遍,不要有任何遗漏。”

    按照周奕的要求,陈耕耘开始复述二十九号白天的具体情况。

    详细到具体几点到几点,谁前往别墅,他在说的时候,周奕就在翻看两人之前的不在场证明进行对照,发现他没有说谎,时间上基本都吻合。

    然后是碎尸、切片和油炸的具体过程。

    樊天佑负责把大块的尸体肢解成便于切片的小块,然后再搬到楼下的厨房,以及清理卫生间和地面的血迹。

    他还按照陈耕耘的要求,顺路去买了消毒剂,对留下过血迹的地方进行二次清理。

    这也是为什么现场勘查时,发现有化学试剂清理的痕迹,但照样存在很多遗漏的地方。

    陈耕耘则负责在厨房里,把尸体切片、油炸,厚度则是他测试了几次后确定的炸透最高效的厚度。

    炸完的肉片就扔在水槽里沥油,最后再统一分装。

    分尸用的刀和油炸的锅铲都是别墅现成的,油则是两人每次去别墅的时候分头去买的。

    为了隐蔽性更强,陈耕耘说不能去超市买桶装油,得去不同的菜市场买菜籽油。

    结果,他还是百密一疏,因为脱离群众太久了,不知道打油要自己带桶。

    就是这个举动,被油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