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 0600 越说越气

0600 越说越气

    0600 越说越气 (第3/3页)

    老一套了。

    这些功名不上不下,长期卡着求不到实缺的人,可能是对三年一次的科举最痛恨的群体了。

    因为新鲜出炉的大批进士,毫无疑问将会挤占官职空缺中最肥美的那些岗位。

    以往的时候,这些没了再考心气,只等着补官的举人和监生,放榜的这三天都是躲得长安左门远远的。

    不为别的,看见了心烦。

    但是这次就不太一样了,本科的落榜举子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中间还有不止一拨势力在推波助澜,结果连他们这些不想折腾的咸鱼也都被挑动了心思。

    就算没什么机会,看看热闹也是好的。

    所以,等到换了一身便装跑来看热闹的裴元,见到长安左门人山人海的情况,也被吓了一跳。

    他向云不闲这个地头蛇询问道,“这里怎么这么多人?没人管吗?”

    云不闲答道,“朝廷在此悬挂金榜三日,允许万民观瞻,许多无事的都来瞧了。”

    “千户可能没听说过,这长安左门又称龙门,那些进士们自此而出,以后便鲤鱼化龙了。百姓喜欢这个兆头,便都来凑个热闹,说不定就能给儿孙积点福气,以后也有机会考上进士什么的。”

    “按理说,这该归顺天府管,可是也没人在乎什么。有些百姓为了凑的近些,还会花钱贿赂把守在附近的士兵,帮着抢占位置。”

    “之前还有御史弹劾过此事,只不过一方是寻常百姓,一方是苦哈哈的衙役,行贿的钱财也不过一两钱银子,这让朝廷怎么管?”

    裴元真是大开眼界,想不到现在这时候都有倒卖位置的黄牛了。

    离得近些,便见长安左门前已经扎好了彩棚。

    一个穿着大红官服的老者,正坐在彩棚下闭目养神,等待新科进士们到来。

    裴元瞅了瞅那官员身上正三品的孔雀补子,云不闲立刻很有眼色的介绍道,“这是顺天府尹杨旦,乃是三杨中杨荣的曾孙,听说性情刚烈正直,很不好惹。”

    裴元“哦”了一声,笑了笑,“是他啊。”

    前面提过,曾经有一个福建建宁卫指挥同知杨晔,因为和他老爹杨泰,暴横乡里,戕害人命,结果被人告了。

    杨晔大摇大摆的进京摆平此事,朝廷不少官员听说是当年少保杨荣的后人,纷纷上门攀附,在朝中力保。

    此案可以比照一下梁次摅案,杨家父子再怎么杀,肯定也不如梁次摅一夜杀得多。

    梁次摅事后还能带薪带职发配,回来后继续在重要岗位发光发热。

    杨家父子杀人不多,又是三杨之后,理应也该受到此等礼遇。

    可惜,杨家父子遇到了汪直,结果全被杀了偿命。

    这个把自己家乡祸害的风生水起的杨晔,就是杨旦的亲堂哥。

    杨旦这个家伙,是正德后期很重要的政治人物,只不过裴元想了想杨旦被张璁、桂萼两回合挑落马下的事情,又不是很特别在意了。

    裴元的目光从杨旦身上挪开。

    云不闲询问道,“千户要不要近些看,我已经提前让人排队了。”

    裴元的目光顺着云不闲的指引看去,就见一道道的木栅栏仿佛回字排列,拥挤的人流挤到近前,就像是挤牙膏一样,后面的人一推,前面的人从栅栏中依次向外挤,最终把拥堵的人群中顺着栅栏挤到外围去。

    因为这会儿金榜还未贴出来,站在前面的人不甘心被挤走,不少都死死的抓着栅栏,嚷嚷着向后叫骂。

    裴元看到这熟悉的一幕,不由瞠目结舌,这特么不和后世的车站类似吗?

    云不闲在旁说道,“弘治十七年张贴的金榜的时候,因为百姓争睹状元,结果有五十七人因为踩踏横死,自此之后每次放榜,顺天府都在这里设置木栅导流。”

    裴元把构想抛给了朱厚照之后,就一直默默观察着事情的变化,没再插手。

    而不管是舆论的引导,还是科举的结果,都显示朱厚照确实成功的推动了这个计划。

    但是这会儿,看着那拥挤的人群,裴元也不由背后生出冷汗。

    他该不会……,这时候就发动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