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242章 宋皇妙计,逼反孟珙!

242章 宋皇妙计,逼反孟珙!

    242章 宋皇妙计,逼反孟珙! (第3/3页)

    刘德缓和了一下语气,道:“还有,五将军,您真觉得,这南方赵官家还有前途吗?以前,人们都说什么北人擅马,南人擅船。可是,今日一战,我军的表现如何?”

    “人家赵朔大王的水师,有那恐怖的火焰武器,还有那种奇怪的吊桥武器。只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攻破了我们小樊洲水寨。接下来,襄阳的前途如何?大宋的前途如何?我们可不愿意为宋国陪葬!”

    “还有,四将军的前途如何?孟氏家族的前途如何?五将军,您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孟家考虑吧?”

    然而,孟珷依旧摇头,道:“呸!乱臣贼子,巧舌如簧!不管怎么说,我也不会投北方赵官家的,你们就死了那条心吧!”

    其实,如果是赵朔破了襄阳,把孟家全抓了,孟珷说投降也就降了。

    南北官家都姓赵,他对南宋朝廷也没那么赤胆忠心。

    然而,这不是孟家还在襄阳吗?

    孟珷的家眷还在襄阳吗?

    如果他投降了,他的家眷怎么办?

    让他四哥孟珙何以自处?

    为了家族,为了自己的家眷,孟珷情愿一死!

    所以,孟珷直到现在,依旧不肯投降。

    当然了,他投降不投降,也改变不了他那些手下投降的决心。

    大约一千大宋正规军,主动驾船投了赵朔的内河水师。小樊洲水寨仅有不到两千大宋正规军,逃回了襄阳。

    到了当天傍晚时分,整个小樊洲水寨,已经完全成了赵朔水师的囊中之物,

    然后,这些这水寨中巨木,就成了汉军的攻城器械的原料来源。

    没用五天时间,汉军就开始攻打汉江两侧的旱寨,三日后,两座旱寨全部被汉军攻破。

    然后,汉军开始攻略襄阳城外其他要塞。

    两个月后,襄阳城外所有要塞,全部落入赵朔的手中。

    赵朔甚至命人在襄阳以南的汉水中定下无数木桩,名曰“撒星桩”,阻碍船只的通行。如此以来,除非汉水突然涨水,大宋的水师已经无法通过水路救援襄阳。

    此时整个襄阳和樊城,已经被赵朔三十万大军围的针扎不透,水泄不通。

    然后,才有大嗓门的军士,在城下喊话。

    “孟珙将军,快投降吧!”

    “襄阳已经被围死了!别说人了,连鸟都无法出入!”

    “城上的兄弟们,劝劝孟将军啊!王坚投了王上,王上就饶了被俘的所有忠顺军!”

    “孟将军若是主动投降,不但对所有俘虏士兵不执行十中抽二而杀之令,还饶过襄阳所有将士!”

    “别再负隅顽抗了!王上十分看重孟将军,十分看重襄阳将士啊!”

    ……

    一声声大喊,传入了襄阳城内。

    守小樊洲水寨的宋军,那么容易出现主动投降之事,宋军的军心士气可见一。

    赵朔大军的劝降声一出,襄阳大军顿时军心浮动。

    孟珙本人倒是没什么,尽力安抚着襄阳守军的士气。而且,他也不觉得,襄阳现在确实有多么危险。

    一来,襄阳本身的城防足够坚固。

    二来,赵朔既然是当世数得着的军事大家,自然会围住襄阳后,进行围点打援,歼灭宋军主力。而不是急不可耐地将襄阳一口吞下。

    孟珙判断赵朔现在不会主动攻城,让那些士兵喊话不过是为歼灭宋军主力后攻城做铺垫罢了。

    现在的襄阳,还非常安全。

    不过,魏了翁却着实慌了手脚,觉得襄阳城破危在旦夕。

    而且,赵朔的劝降,只说要孟珙投降,可没说要他魏了翁投降。只说会宽恕襄阳守军,可没说要宽恕他魏了翁。虽然他也没想着投降,但是他堂堂的大宋宰相,这么没牌面的吗?

    另外,宋军连番几次的投降,真把魏了翁吓怕了。

    怎么?别人降得?孟珙就降不得?

    他五弟孟珷的战船,可是主动行向着赵朔的军营!说孟珷没投降赵朔,谁信啊?

    所以,魏了翁终于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

    “魏相公,你这是什么意思?”

    某日,孟珙巡城回来,却发现包括他的母亲在内,孟氏宗族七十三口,全部落入了魏了翁的掌控之中。

    “什么意思?当然是保证孟将军你的忠诚了。”

    魏了翁眉毛微挑,拿出一份圣旨来,道:“这不仅是我的意思,也是陛下的意思!孟珙,你想抗旨不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