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章 民间炸了,百姓沸腾,欢迎新官家! (第3/3页)
行情如何?这里还新出了一份《临安风月报》,那上面的内容真是过瘾,要不要我给您读读?”
“你小子再贫嘴,这银子可就别想要了啊!”
啪!
陈有财将一小块银锭放在了桌子上,约莫能有半两重。半两银子,能价值七八百文铜钱!
“这……这么多?”
虞小九重重咽了口吐沫,道:“陈掌柜今天不是想听报纸?您到底想让我干什么?”
“给你你就拿着。官家要来临安了,我高兴。咱们今天不说报纸,就闲聊几句。”
“好!谢陈掌柜的赏!”
虞小九赶紧把小块银锭收到袖兜里面,道:“陈掌柜,您想聊什么?”
“我就是想知道,官家来了,真的就没有那么多税卡了?我们商人,就能普天下随便做生意了?”
“那是自然!”
虞小九道:“官家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了,愿与华夏人和蒙古人共天下。在北方,一件货物,只需要交两次税。一次是生产出来,工坊里面交的。另外一次,就是交易的时候交。不交易,不纳税!都实行多少年了,到咱们江南了,能例外?”
“这都不算什么新闻了,我之前给您念过多少回了?您怎么还不信呢!”
“不是不信,实在是不相信这么好的事儿,能落在我陈有财的头上啊!”
陈有财道:“要是真的那样,就太好了!不是我姓陈的自夸,论做生意,恐怕整个临安没几个能比得上我的。为什么我的生意做不大?还不是那各种名目的税收,还有那些贪婪的小吏!”
“如果官家说话算话,甚至能有一半算话。我陈有财的生意,能做到汴梁去!能做到草原去!能做到撒……撒……”
“撒马尔罕!”
“对,能做到撒马尔罕去,能做到大马士革去!”
“还有世子新收的开罗,也能有陈掌柜的布坊。以您的才干,能把老顺祥的布匹生意,做遍全世界!”
“借你吉言啊!”
陈有财虽然不识字,但胸中有着大韬略,要不然,能每天花三十文钱,听虞小九念报纸?
想到天下大城中,都有自己的布庄的身影,陈有财的眼中简直能放出光来。
顿了顿,他又向虞小九看来,道:“小九,咱们俩也认识这么多年了。你是什么人,我非常清楚。我陈有财是什么人,你也知道。卖小报总不能卖一辈子,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我的布庄做一个伙计?只要你用心做,我保证,不出三年,让你做一个店铺的掌柜。”
“呃……多谢陈掌柜的好意,但还是算了吧。”
虞小九摇了摇头,道:“其实,我们报坊的掌柜,也跟我说了这事儿。临安城内的小报越来越红火,三位宰相拿不定主意,请示了官家。官家已经下旨,不必干涉。只是来日会出一个《报业法案》,加以正常约束。”
“我们报坊,准备把小报不局限于临安,要卖到普天下所有大城去。我们掌柜想让我随孙先生汴梁,给孙先生做副手。做的好了,再去其他大城,做正式掌柜。您看,这做生不如做熟,我还是觉得这小报行业更适合我。”
“好吧,人各有志,我也不强求、”
以陈有财的眼光,也觉得虞小九留在报业,未必就比加入布业的前景差。
他说道:“我再问你一件事。你说,官家三天后,就要到临安了。我是关了买卖去和百姓们一起迎接好呢?还是继续开门做生意好呢?”
虞小九毫不犹豫地道:“如果是寻常百姓,当然是迎接官家为好。但是,您是做买卖的,我建议,还是继续开门做生意的好。”
“为什么?”
“这是上讲究的,‘王师所至,耕不释耒,市不易肆’。也就是说,王师到了,农夫不放下农具,继续耕种。商人们也丝毫不受影响,正常交易。陈掌柜你把买卖关了,去欢迎官家,那就不是让官家的脸面有光,而是有碍了。”
“我明白了,三日后,我要开门,正常做生意,给官家长脸。不光如此……”
顿了顿,陈有财下定了决心,道:“我还要半价卖出五十匹……一百匹棉布,不但让街坊邻居们都高兴高兴,而且要为官家贺,为新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