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小学二年级 (第2/3页)
阿拉伯数字很圆润,他平时练书法用的横竖撇点,在写阿拉伯数字时全都用不上,所以写出来的数学公式并不好看。
颜承平摇头:“我这一行字,要是被家祖(颜真卿)看到,怕是得打断我的腿。”
家丁小声道:“颜祖也没学过写这种奇怪的数字,写出来怕是也不好看。”
颜承平怒:“颜祖无所不能,任何字上手就能写得好看,是俺修行不够。”
家丁拍马屁拍到了马腿,只好赶紧闭嘴。
两人正聊到这里,颜承平的儿子,突然蹦蹦跳跳的过来了,双手捧着一本书,却是《小学语文》二年级的教材,他仰起头,对着颜承平道:“父亲,这本书里有个地方,孩儿看不懂。”
颜承平有点不开心:“这才小学二年级课本,你就看不懂?咱们颜家人,小学六年级的课本都应该一眼就全看得懂才对。你小时候启蒙学的那些东西,哪样不比这书里的难?”
儿子一开始就挨训,有点尴尬,但还是硬着头皮道:“就是这篇……曹冲称象……”
颜承平拿起来一看,顿时麻了:“浮力?”
原来,小学语文课本里面也暗藏玄机。
这篇“曹冲称象”,里面讲了一个现代小孩人人都懂的词汇,浮力,但是对于古人来说,这词就有点……
其实中国古代一直都在“应用”浮力相关的知识,比如能够造船就是已经懂得了浮力的实际应用。甚至金军用门板和柱子渡江,也是对浮力的应用。
但是只会应用,没有人归纳总结,也没有人把浮力展开来细细研究。
说得官方点,我国古代的科学,偏向于“应用科学”,但在“基础科学”这一方面比较薄弱。
颜承平的儿子道:“课文解释里说,把大象弄上船,记录船上的水线,然后搬入石头,压到同样的水线,然后称石头就知道大象的重量,这是因为浮力……浮力是个什么?”
颜承平尴尬地笑,这就完蛋了呀,这答不上来啊。
但不要慌!
老子可是进士,满腹都是学问,我可以从字面意思强行理解。
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