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炎兴之治,盛世降临(求月票) (第2/3页)
汉的巅峰。
等到大汉的国力真正达到巅峰之时。
逐渐脱离控制的西域;
包括如今未曾开发的南方都会进入到这些人的视野之中。
这就是人类性格之中难免的相争;
——谁都不可能逃避的了。
这注定是一场磅礴发展的大世;
刘禅这种性格的皇帝,注定会让群臣们敢于做事的心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随着国力持续发展;
就在炎兴七年,在这一众能人的商谈之下,鼓励生育之事亦是被提了出来。
生育子嗣则可免于当年一半赋税。
这件事若是换做以往,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毕竟大汉的国力不足以支撑这等开销。
同样也包括人头税实在过于沉重。
但如今则不同了。
多年未启战事,全力发展国力,包括人头税的削减,种种政策之下已经足以让大汉开启这项制度。
此事一出,天下皆震!
生育子嗣即可免于赋税?
这对天下百姓们而言,绝对是一件以前从未想象过的好事。
同时间,顾氏第七代子弟亦是对吏治法度动手。
在后汉律法的基础之上,并根据当前大汉的时局及发展背景,做出了不同的改革。
提出了“工役赎”、“义举赎”等律。
以工折算刑期;
以举报同样犯律及屯兵土地的豪强可减刑;
其中最为核心的所在自是针对世族。
——简单而言,便是给世族们套上了一层枷锁。
其中并未详细规定世族不可以吞并土地,毕竟朝廷不能阻拦百姓们的正常交易。
但这律法之中却详细制定了具体的税收。
百亩之下,仍维持三十税一;
但到了百亩之上,税收便会越来越多。
其中亦是规定了商税。
甚至就对各地官员也有着详细的规定,其中更是包括了削官及罢免等等各种细节。
更是提出了要于洛阳建造一面大墙,将其称之为“哭墙”。
墙下设“听怨鼓”,击鼓诉苦者由专门的官员记录,精选百条纳入《天听录》直呈御前。
虽然以现在的目光看起来,这一套全新的律法仍旧有着极多的不足之处。
但不可置疑的是——
这对于当前的大汉而言也是一种极大的进步。
此事注定惊天动地。
律法绝对是一个王朝的根本所在。
以诸葛亮的性格,自然不会直接定下此事,但他也明白此事到底有多么重要。
他召集群臣于洛阳之中讨论数日。
如今的大汉。
群臣们彻夜商讨国事已是寻常。
刘庄昔年与顾康的彻夜畅谈,终究还是影响到了很多东西。
在这种关键的时候,这群人才的作用就完全体现了出来。
对于这一套要实行在大汉上的全新律法,每个人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此事足足辩论了数月之久。
直至炎兴八年之时,此事才被彻底定下。
随后诸葛亮更是敕令各地官员普及大汉的律法,并在越来越多的“藏书阁”之中留下律法,规定每个学子都要将律法牢记于心。
当听闻此事之后。
已经渐渐忘却顾琛的世族们,自是难以接受这种条例。
一个王朝注定不会仅有光明。
饶是当初顾琛在世之时,他都不能彻底扫清一切黑暗,更别说如今顾琛已经逝世多年了。
立刻便有人上奏刘禅,以篡改先汉律法违背孝礼之由弹劾诸葛亮以及一众参与此事的大臣。
这些人还是十分聪明的。
知道刘禅对顾琛的感情,特意避开了顾氏子弟。
但让他们没料到的是——
一向都十分温和的刘禅竟然因为此事震怒!
目标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般对准诸葛亮以及那一众大臣。
而是他们!
刘禅几乎将参与此事之人全部诛杀,终是有了一些皇帝的感觉。
此事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根本就没有人能料到刘禅这种皇帝竟然会有如此血腥。
而且刘禅是不孝顺吗?
以孝为名,何故遭至如此株连?
但随后这些人便知道了原因。
他们所弹劾的这些官员,都在顾琛为刘禅留下的“名册”之中。
当听闻此事之后。
天下所有对此事有所不满之人全部都沉默了。
饶是顾琛已经薨世多年;
——但至今却仍是能够压到天下无人敢有异心。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大汉的《新律》也是迅速朝着整个天下散开。
此事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炎兴十年;
大汉第四次官员考核再次开启。
虽然大汉这些年来一直都在蓬勃发展,但官员考核之事仍是最为牵动天下人心之事。
“初学”及“藏书阁”的相继散开。
也是注定让此事的工作量变得越来越大。
但诸葛亮等人包括顾氏第七代子弟却仍是选择亲自审查,对此事的态度都是极为的关注。
不仅仅是想要告慰顾琛;
同样是想要探查在这各种制度之下,百姓们的整体水平到底到了何种地步。
时间是一柄无形的利刃,他们如今也不再是向当初那般年轻了。
相比于当初。
此次的考核结果要好的多。
从全天下进行选才,就是要比从世族之中选才要多的多。
其实第三次官员考核之时的百姓便已经多了不少。
随着规模的增加。
这一次,更是足足有过百名百姓子嗣入围。
虽然他们相比于那些世族子弟仍旧有着一些差距,但这种差距也注定会被时间所拉近。
当考核结果出来之后。
刘禅依旧是按照之前那般,携此结果以及众考生的答卷祭祀刘备与顾琛,随后便将此事昭告天下。
——消息传开,四方云动!
在这一次次的官员考核之下,这种行为已经深入到了天下百姓人们的心中。
而随着这种念头彻底生根发芽。
那历史便注定只能向前。
若是有人想要彻底恢复到当初那种被世家大族们所垄断一切官职的时代,这些百姓们的怒火便足以摧毁一切。
炎兴十三年;
大汉的人口正式突破五千万大关,达到了后汉的巅峰。
而事情也并未出乎顾易的预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