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刘氏弃顾,乱世终起 (第2/3页)
顾轩正是因为看出了这点,所以从始至终都并未离开过巨鹿,面对天下的期望也只是上疏,不过这种举动又岂会起到什么作用?
刘畅仍是乾纲独断,丝毫不顾天下的民情。
这一次,在听闻岭南生乱之后,更是立刻便动了亲征岭南的念头。
岭南一直以来都是一块香饽饽。
自从当初顾烨所定下的商路被彻底打通之后。
岭南能够带来的财富便让所有人心动,虽然后续随着大汉的衰弱岭南已经渐渐失去了束缚,但这条商路却一直没有中断。
无论是对于岭南百姓也好,亦或是大汉也罢;
这条商路都是关键。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随着地方势力愈发强盛,这巨大的利益仍是引起了争执。
再加上持续变高的赋税。
这顿时便让还没有彻底融入大汉的越人终是再起反抗之心。
刘畅就是因此,而生出了南征之心。
但问题就出在他当前还没有子嗣,且大汉的国情不支持如此耗费的远征。
群臣们对此议论不断。
但刘畅却仍是乾纲独断的定下了此事,于天下征兵。
此事就如同一个导火索一般,让本就已经要走到绝境的大汉,再显动摇。
顾府内。
一众顾氏子弟同样也在议论着此事。
大汉当前的处境他们实在太清楚,这一仗若是真的打起来,若是胜了或许还好但若是败了那就一定会加速大汉的崩溃。
这一次与以往不同。
于公于私,顾氏都必须要做些什么,来应对天下百姓对于顾氏的期待。
这是顾氏必须要承受的,根本无法避免。
“大兄,先祖曾再三言明,世间绝无永世之王朝,我顾氏应当心系九州。”
“当今天下动荡。”
“陛下但凡执意出征,定会引起动乱,饶是大胜于大汉而言亦是于事无补,但若是大败天下定乱。”
“我顾氏已百余年未曾染指洛阳庙堂”
“大兄且不如如往常一般上疏,何须亲自前往洛阳?”
看着主位的顾轩,一众顾氏子弟的脸上都有着不解之情。
随着顾氏多年未曾出现庙堂核心。
顾氏子弟与刘氏皇族的联系也是越来越浅,这同样也是因为皇帝对于顾氏愈发不在意有关。
如今为家族为九州的观念早已深入到了每一个顾氏子弟的心中。
不再是以单独的王朝为主。
闻言,一众子弟亦是纷纷点头,虽然他们的才能都很普通,但也能够看出来这些。
“我又怎会忘记先祖圣言?”
顾轩深深的叹了口气,摇头说道:“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顾氏才必须要最后一试。”
“天下百姓盼我顾氏回归朝堂多年。”
“若是任由此举发生,而什么都不做,总是会污了先人英明。”
“无论如何,我都必须要去一次。”
“届时是成是败.皆再与我顾氏无关,就算大汉终是走到了崩溃的那一天,我顾氏终是对得起刘氏,也算是为了天下百姓最后一搏。”
顾轩的神色愈发认真。
闻言,一众顾氏子弟同样也明白了他的心思,表情皆是复杂了起来。
声望确实是给顾氏带来了很大的保护。
但同样也给了顾氏束缚。
世间万事万物,有因必有果,顾氏享受了声望带来的好处,便需要承受获得这份声望所需要的代价。
“我走之后,族内之事不可乱.”
“近来我已派人送信,通知了四方族人,无论如何家族都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来应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动荡。”
“我等虽无族中先人之才.但却亦要护住整个家族。”
“临行之前.”
“我会率领百姓祭祖,求先人保佑,你们都准备一下。”
顾轩认真的交代着一切,旋即这才摆了摆手让众人离去。
众人神色复杂的离去。
看着众人的背影,顾轩不由得无奈叹了口气,眼神之中闪过了一丝悲凉。
生活在这种随时都会大乱的时代。
于有能之人而言绝对算是一件幸事,这动荡的天下能够建立功业的机会实在太多太多。
但对于他们这些才能一般的人而言则是一件痛事。
作为当代的顾氏家主,顾轩不得不时刻警惕,以免顾氏出现任何的问题。
顾易一直都在注视着这一切,心中同样也是稍微有了一丝波澜。
或许真的就是因为顾氏渐渐沉寂的缘故。
虽然这一代家族子弟们的才能十分普通,但每一个人的性格看上去竟然都还不错,并不急躁。
哪怕明知道才能不足。
但却也在竭尽全力来应对着可能发生的一切。
这对于一个家族的长远发展来看,绝对算的上是一件好事。
其实他倒是能够理解顾轩做出的这个选择。
这确实是顾氏需要面对的。
至于大汉皇帝一脉渐渐会疏离顾氏这一点,他同样也不觉着奇怪。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正常人,原本历史上的皇帝之中就有太多太多的例子。
生来便赋予的权利能够影响的东西实在太多。
未经乱世;未查民苦。
在顾氏的影响持续降低的情况之下,这一点实在是太过于正常了。
顾易并未选择直接出手。
虽然他也能够感觉的出来,当前的大汉已经有了一种封建王朝末年的感觉。
但距离真正的变革,恐怕还需要一些时间。
虽然到那时候顾氏的第十三代子弟可能正处壮年。
但要说真正能够影响到历史的,怕不是还是要等到第十四代人。
至少目前,他还无需心急。
而且于他而言,历史向前并不是一件坏事,顾易不可能始终为大汉续命。
这会让顾氏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光凭着这几代子弟的属性便能看得出来。
如今的顾氏可不是缺少人口的家族,这么多子嗣的属性都如此一般。
可见顾氏到底是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更何况于九州而言,再续大汉亦不会是一件好事。
若是如此,华夏民族坚韧与不拔定会完全抹去。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话恐怕就要渐渐成为传说了。
于顾氏而言,现在并不是他出手的最佳时机。
时间匆匆而逝。
随着顾轩于祭祀之上宣布决议前往洛阳谏言,整个巨鹿几乎瞬间便被彻底的点燃。
——时隔一百余年的时间。
顾氏的当代家主,终是要再次前往洛阳面见天子。
这种事又怎么可能不让百姓们兴奋?
哪怕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但是在一代代人的影响之下,“顾氏子弟出便会迎来盛世”的念头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天下人盼顾久矣,都在等着这一刻。
当听闻到此事之时更是忍不住的痛哭流涕。
而面对那波涛汹涌的人潮。
顾轩的表情确是十分平静,只是看着顾氏先人们的神像,认真的参拜同时在心中默默祈求着他们能够庇佑顾氏。
消息不断蔓延。
相比于还算是平静的巨鹿,各地百姓对于这件事的反应只会更大。
刘畅想要南征之事并不是什么秘密。
顾轩在这种时候选择前往洛阳,让不知道多少的百姓们都看到了一丝希望。
这一路行去,四野皆有百姓在朝着顾轩的马车跪拜。
顾轩于此时赶赴洛阳。
对于太多太多的百姓们来说,都宛若救世主一般。
所有人都在祈求他能够拦住皇帝的征伐之心,让盛世重新降临在这片土地之上。
但这又怎么可能呢?
那一声声带着哭泣之音的恳求,只是让顾轩愈发的沉默。
天下兴亡,百姓皆苦。
对于百姓们而言。
在这种时代,能让他们不怕挨饿吃饱肚子,便已经是很难得的盛世了。
洛阳。
——于整个大汉而言。
顾轩作为顾氏家主,时隔百余年的时间重返洛阳同样是一件大事。
在当前的大汉,顾氏与其他家族终有不同。
“冠军侯府”仍旧屹立;“太傅”之职仍旧空悬。
纵使这几代的皇帝逐渐冷落顾氏。
但光凭着刘备昔年的一句“刘氏之鼎,当刻顾氏之名”便保证了顾氏的下限。
这是一件不争的事实。
但对于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