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诸刘之乱,南北并立 (第2/3页)
至于这一仗会不会打到神舟陆沉,顾易则是丝毫都不担心。
因为顾氏已经不同了。
这一仗,哪怕顾氏不参与其中。
亦是能通过累积的声望,造成巨大的影响!
顾氏的态度让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心灰意冷。
这无疑是加剧了混乱。
但谁又能怪顾氏呢?
刘畅对顾氏的侮辱如今早已在天下传开,是刘畅这个皇帝主动斩断了刘氏与顾氏之间的联系。
由夏门而入——
这对于天下任何家族而言都算是侮辱,更别说这还是顾氏了。
如今顾氏避世不出。
在所有人看来,那就是朝廷自食其果!
只会对朝廷更加愤怒!
但一切终究要向前,虽然天下已经彻底动乱完全脱离了朝廷的掌控,但帝位决不能始终空悬。
终于——
在一众大臣的推动之下,他们从刘畅兄弟为刘畅过继了一名少年,将其立为皇帝。
改元“绍统”。
寓意“绍复先皇之大业”。
但又有谁会在乎这些呢?
就在绍统元年,随着天子登基的消息传开。
立刻便有诸侯王挥起了大旗,以“刘畅不尊祖训,背弃誓言”之名,发动了靖难!
消息传开——
各地诸侯王更是纷纷而起。
这对于他们所有人而言,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
而这些诸侯王,更是都获得了地方势力的支持!
在当年顾琛以及两代明君的控制之下,世家在那些年来的发展一直都受到阻碍。
但随着大汉局势的转变,他们亦是有着再起之势。
哪怕仍旧不能以当年相比。
但他们联合在一起的实力同样不差!
绍统元年,七月;
楚王刘琰领兵两万直奔洛阳杀来。
他是刘备三子刘理的后人,打的旗号就是刘备的祖训。
声势之大,前所未有。
同时间,赵王刘诞、汉宁王刘阜、吴王刘祎、章陵王刘稷、等一众诸侯王相继出手。
其中自是有着傀儡。
但又有谁会在乎这些呢?
只要他姓刘便足够了,有着去争的资格!
而这些人同样也十分的聪明,都有着遵循中祖之训的名头,在发兵之前甚至还祭祀了大汉先帝以及顾琛等人。
四海沸腾!
整个天下除了巨鹿之外皆连有了动作!
面对这些来势汹汹的诸侯王,已经衰弱到极点的朝廷自是难以阻挡。
绍统二年,四月;
洛阳八关接连告破,洛阳南北守军更是毫无战意。
在大败一场之后。
全都成了溃兵。
自当年桓候顾晟训练洛阳中军至今,这还是洛阳中军最惨的一场战役。
他们从来都是大汉的精锐。
何时有过不战而溃?
但现在终是有着不同,真正的精锐已经随着刘畅葬送在了岭南。
而剩下的——
面对天下人的怒火,亦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六月,刘琰攻破洛阳。
绍统皇帝退位。
仅仅继位两年什么都不懂的小皇帝,终究是为刘畅承担了一切。
而支持刘畅的那些大臣们,终是获得了他们应受的代价。
权利更迭,向来残酷。
这其中没有心慈手软,唯有鲜血才能缔造一条属于帝王的道路。
刘琰终是稚嫩。
面对那个代表着一切的位置,他完全失去了一切的抵抗能力。
随后——
便登上了帝位。
可他又怎么可能坐稳这个皇帝的位置?
四方诸侯王谁会眼睁睁的看着?
这一条道路只要走了,便唯有走到最后。
如若不然等待的便是削弱与处置。
四方藩王皆不认刘琰的皇位,继续攻打洛阳。
刘琰此举无疑是让自己成为了众王针对的对象,在当前的这种时候,只要坐上这个位置就必须要面对着一切。
若是真正的帝王。
便会从这其中杀出去!
但刘琰显然不是。
就在他登基数月之后,他完全承受不住诸王的进攻。
而他想用的招揽等手段更是完全无用。
洛阳再破。
刘琰携带着传国玉玺逃出洛阳,本想着能够东山再起,但却根本没有这个机会。
最后被汉宁王刘阜所破,崩于关中。
传国玉玺再次落入汉宁王刘阜之手。
大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