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天策上将,暗中风云(二合一求月票) (第2/3页)
他现在其实已经有了昔年顾琛的那般无敌之心。
那就是被他打败之敌,从此之中便不会在被他当做对手。
这并不是自傲。
而是一个人对于自己才能的绝对自信。
话音刚落,顾泉这时也是立刻站了起来,朝着李渊拱了拱手道:“陛下,末将附秦王之议!”
其实顾泉也并不是只想着救窦建德一命。
最主要的还是想要让天下快速一统。
就如同昔年的顾易想法一般,唯有快速打造盛世,才能让顾氏的声望继续再天下人的心中扩散。
他不想在生出什么意外,来影响天下一统的进度。
随着两人相继开口,整个大唐的大半武将都是相继起身附议。
声声喊声回档在整个殿内。
看着这一幕,不少人的表情都变了。
——包括太子李建成。
李世民的声望太高了,高到他不得不敏感起来。
还是那句话,任何人的心态都会随着环境与位置的不同而渐渐发生改变。
昔年的他们还只是兄弟,整个李氏也随时都在面对着亡族的危机。
当时的他能想着让李世民多多保重。
但现在,他似乎已经做不到了。
李渊的表情亦是有些复杂,看着眼前的两人,他沉默了良久旋即这才微微点了点头。
“我儿说的不错。”
“朕,准了。”
或是气氛实在过于诡异。
李渊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无数人表情大变。
支持处死两人的多是支持李建成的,而那些武将都在支持李世民。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李渊竟然应允了李世民的提议,虽然他们都不确定李渊这到底有没有深意,但仍是不由得会让人多想。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传朕旨意。”
“将此二贼流放至蜀地。”
李渊表情丝毫不变,在这愈发诡异的气氛之中为两人做出了最后的宣判。
王世充是真的怕到了极点。
在听到这话时,只感如释重负,整个人几乎瞬间便跪了下去,感恩着李渊的恩德。
而窦建德则不然。
他的表情极为复杂,似乎是因为习惯了这死亡所带来的威胁,此刻的他竟只感觉无比的坦然。
他想起了很多事。
想起了这些年来多次前往巨鹿,到了最后甚至是当面质问顾煜为何不能助他。
毕竟在他眼中,他并不觉着自己比谁差在哪里。
只要他能够一统天下,完全可以如昔年的刘备刘禅等人一般,给与顾氏最绝对的信任。
但顾煜当初却只是跟他说了句:“他并不是这种人。”
当如的他还完全不明白。
但如今,窦建德似乎已经有些明白了。
他确实已经变了太多。
似乎从顾氏第一次拒绝他的时候起,哪怕顾氏当时还没有帮助李唐,他对顾氏便已经有了敌意,只不过是因为局势一直在压制着这股敌意。
但只要天下一统,待局势稳定。
他恐怕第一个要控制的便是顾氏。
唯有那股争霸之心彻底熄灭之后,窦建德才渐渐看清了自己。
但他仍是有些不懂。
难不成这李唐的皇帝就不会变吗?
“顾公,那便且让我看看你所想要的盛世吧。”
伴随着一股股思绪不断闪过,他在心中喃喃道了一句,旋即也是朝着李渊跪了下去。
此事被彻底敲定。
但哪怕是让侍卫再次带走了两人,整个殿内的气氛却也不复当初。
李渊并未去管殿内异样的气氛。
待侍卫将两人拉走,旋即他便高高举起了金樽,大笑着道:“诸位,与朕共饮此樽!”
虽然不少人心中皆是心绪复杂,但欢声笑语亦是重新出现在了这庆功宴上。
一众武将自然是最高兴的。
又有谁不想要封赏呢?
而他们也清楚,李渊向来氏从不吝啬于封赏的君主。
果然,就在酒过三巡之际,李渊终是提起了此事,当着群臣的面开始了封赏。
殿内瞬间寂静。
不仅仅是随李世民出战的将士,同样也包括守城的大臣。
可以说是整个唐庭上下皆有封赏。
这就是李渊为人的特点之一,他善于用这些东西去拉拢所有人。
在原本历史就是如此。
如今亦然。
一个个名字被李渊唤出,他似乎早就已经考虑好了一切安排,并未做出过多的犹豫。
直至最后时候才到了出征的将士。
尉迟恭;秦琼;李靖.
一个个的名字被相继唤出,包括顾氏子弟。
直至最后之时,才到了顾泉与李世民。
“子渊。”
李渊一边喝了一口酒,一边唤出了顾泉的字号。
这一声呼唤让殿中群臣都不由屏息。
皇帝以字相称,已是莫大的恩宠。
但这种亲昵又难以让众人说出什么,毕竟这可是顾氏子弟,又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
李渊并未直接说出封赏之事,反倒是言辞恳切的问道:“如今河北已定,不知顾公他可否愿意出山?”
“若是顾公有意。”
“朕,愿亲自前往巨鹿,来请顾公出山。”
他口中的顾公——自是顾煜。
这些年来,李渊可是一直都记着这事。
尤其是这几年来自得到顾氏帮助之后,他的势力飞速发展,这已经让他更加意识到了顾氏的重要性。
他一直都在等待一个机会。
顾泉闻言,连忙认真一拜,认真回答道:“陛下垂询,臣诚惶诚恐。然家父心意,臣实难揣测。”
虽然他的才能已然不凡。
但想要完全看出顾煜的良苦用心却还是不够。
闻言,李渊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却很快掩饰过去,他轻叹一声,转而正色道:“此战大捷,子渊居功至伟。“
“子渊——”
“朕今擢升子渊为骠骑大将军,望卿能效法昔年忠武侯啸公,为朕扫清六合。”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隋制沿袭至今,骠骑大将军已是武将极致。
就如同天下的种种传闻一般,顾泉他真的就如同昔年的顾啸一般,要走到了一个武将的终点。
群臣面面相觑,却无人敢出言反对。
毕竟无论是以顾泉的战功也好,亦或是以顾氏的声望也罢,这个封赏倒也相称。
但真正牵动众人心弦的,是接下来对秦王的封赏。
“谢陛下。”顾泉立刻便朝着李渊拱手一拜,旋即自觉退下。
在路过李世民身侧之时,李世民亦是笑着看了看他,眼神之中的期待之色不由得更加浓郁。
没错,就是期待。
李世民一直都在期待李渊能如昔年的承诺一般,将他拜为李氏的十方征渡使。
或许就是因为过于期待。
他甚至就连手都在隐隐的发颤。
终于,在所有人关注的目光之下,李渊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二郎啊。”
所有人在这一瞬间立刻便看向了李世民。
而李世民也是深深的吸了口气,旋即缓缓起身站了起来:“儿臣在。”
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明明是封赏之时,但这一刻给人的感觉竟是有些窒息。
李渊并未去管其他人如何,只是看着李世民,似乎是读懂了他眼神之中的期待,缓缓开口:“吾儿世民,自兴兵以来,南征北战,屡立奇功。”
“朕,想了很久。”
“以为以我儿于社稷之功,前代官皆不足以称之.”
所有人的表情在这一刻陡然生变。
李世民的梦想并不是什么秘密,朝中几乎所有大臣都知道此事。
以前到并不觉这如何。
但如今当这一刻快要成真之时.无形的风暴却还是升了起来。
十方征渡使——可与皇权抗衡。
甚至就在当下;
这个官职甚至还要凌驾于皇权之上。
甚至都已经有人不由自主的便要开口劝阻了,不过李渊却突然话风一转:“特置天策上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