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人头滚滚,海贸新规(求月票) (第2/3页)
,要平息民愤,更要震慑四方!”
“我们就给他几颗人头!”
“但必须够分量,却又恰到好’的!”
“如若不然,当真让他小觑了我关陇荀贵。”
“哦?”李公眼皮微抬。“说说看。”
“崔湜!”微胖老者吐出第一个名字,“长安县令。”
“这些年,海贸货物进出长安,关卡盘查、仓廪转运,哪一桩少得了他?”
“他手脚不干净,收受的孝敬,足够砍头十次!”
“位置不高不低,正合适!”
“还有薛讷。”另一位面容阴鸷的老者接口,“河东薛氏在长安的支房主事。”
“他家在长安西市掌控着最大的几个货栈,专门承接从番禺、明州转运来的海外奇珍,与武氏、甚至海寇都有不清不楚的勾连。”
“薛讷此人贪财好货,又非薛氏嫡系核心,推出去,薛氏本家也说不出什么,正好撇清。”
“不够。”李公摩挲着扳指,语气平淡,“这两人,分量还差了点。”
“顾靖要的是能震慑整个天下的典型。”
众人沉默片刻,目光闪烁,最终落在了角落一个一直沉默不语的中年人身上。
那中年人穿着低调,但料子极好,只是此刻脸色苍白如纸。
“长孙昕。”微胖老者缓缓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酷,“你虽非我长孙氏嫡系,但毕竟还顶着长孙这个姓氏。”
“如今……也该到了你为家族出力的时候了。”
他的语气极为平静,却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仪。
长孙昕瞬间脸色一白,立刻跪了下去,连话都说不出来。
随着此人率先表态,
仿佛打开了某个开关,一个个关陇顶级贵族纷纷应和,将各自的旁支外系推了出来。
他们不可能与顾氏硬碰硬。
若换作其他家族,这些人或许还敢一试。
但这可是顾氏。
尤其领兵之人还是顾靖!
这彻底断绝了他们抵抗的念头,只能捏着鼻子吃下这个亏。
此事,就此定下。
而那些被推出来顶罪的人,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只能认命,默默扛下一切。
相似的场景,随着消息扩散,在全国各地上演。
顾靖人虽未亲至,
却凭借这般大势压服了四方。
随着这些人相继低头,明州、东莱等沿海重镇,新一轮的清洗旋即展开,矛头直指地方官员。
罪证?
御史台最不缺的就是这个。
而那些相继落网的大商人也终究会招供出一切,光凭着这些便足矣让御史台扫平四方。
各地人头滚滚。
哭嚎声与喊冤声响彻各地。
但这些声音当顾靖正式踏入城门之时便是瞬间寂静。
在确凿的证据之下,又有谁会去管他们那所谓的冤屈?
——整个天下,一片大乱。
此事所造成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以往。
且不说海贸所带来的影响。
就光凭着这些个官员相继落网,便足矣让各个沿海城市出现动荡。
也好在大唐的官员极多,且顾靖并没有实行大规模的株连,但这也足以让整个天下产生动荡。
没办法,各地沿海城市的发展太快了。
只要人多起来,那出现乱子的几率便大大提升了。
也好在顾靖早就已经调集了兵马,这才保证了这个乱的上限。
但这沸沸嚷嚷的大势,却仍是足矣让所有人感受到无尽的压力。
因为只要稍微一个弄不好,便足矣让大唐江山受到冲击。
在这种影响之下,普通的小商贩也不敢再出海,以免被牵连在其中,虽然御史台的行事准则一直都在把控之中。
但这就是人心,任谁也无可奈何。
——也正是因为如此,经海上贸易所生出的各个行业,皆是断绝。
百姓的抗议,各行业生产线彻底断绝,各方面的压力就宛若潮水一般滚滚而来。
但好在——
顾靖早就对此作了万全的准备。
朝廷具体的制度,就在这短短数日之间相继在各地传了开来。
——根本核心便是朝廷成立专属的海贸部门,借此来管控所有海贸商人。
首先便是要求参加海贸之商人,必须持有朝廷颁布的许可证。
并且这许可证仍是分级。
甲级许可证——可经营大宗货物,但需要缴纳高额保证金;
乙级许可证——则是限制区域性贸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