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连诸夷,安史之乱起(求月票) (第2/3页)
,膏腴之地,任赞普的勇士驰骋!”他张开双臂,声音充满了蛊惑,“那长安的西大门,便是您予取予求的猎场!”
“.”
这使者显然深谙人心,十分懂得该如何蛊惑这些人。
唯有利益才能让人控制不住自己。
果然,随着他的这些话说出口,在场众人的眼睛甚至都红了起来,每一个人的眼中都是满满的渴望。
甚至就连赤松德赞都已经有些意动了。
说白了——
这就是前后夹击之策,安禄山就是想让吐蕃来帮助他吸引注意力,旋即他便可以兵贵神速直捣黄龙。
这就能弥补他无法占据河北的漏洞。
当然,安禄山自然也不会托盘而出。
其实他的这个计策之中同样也有着利用吐蕃的心思,吐蕃距离关中的距离相比范阳要近上许多。
这是阳谋。
就是想要让吐蕃帮他吸引大唐的主要注意力!
他十分笃定吐蕃是不会拒绝这次送上门来的机会,这就是蛮夷们的性格。
安禄山本来就是胡人。
他最为了解这一点。
果然,就在短暂的沉默之后,赤松德赞感受着一众吐蕃贵族的眼神,终是微微点了点头:
“可!!!”
与此同时,明州。
一艘艘的商船正踏着巨浪朝着海外而去。
如今大唐的海贸发展更加辉煌了。
虽然看上去并没有之前未经乱象时那般璀璨,但整体而言确实更加成熟了许多。
说白了,就是市场得到了管控。
这就是李隆基的政绩之一了。
虽然他如今忘了顾氏,甚至是放下了整个天下,但对于海贸他却抓的仍旧很死。
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海贸的税收是实际的。
这对于比较在乎政绩的他而言,自然是要时时刻刻都要把控好,几乎一直都在维持着昔年顾靖为大唐定下的政策。
这也让整个大唐的海贸事业一直都在向前迈进。
也是李隆基最为骄傲的功绩。
但事情向来都具有两面性,海贸的事业便是如此,无论是放在任何时代,当其中涉及到的利益足够大时。
便一定会出现匪寇。
虽然大唐一直都在打造海兵,但这已经不足以完全解决掉一切。
如今的海上边境还是有着不少的贼寇。
这些贼寇来自各地,再加上他们对于大唐的海军已经有了极为老道的防备经验,这让大唐处理起来极为的麻烦。
李隆基在开元之时已经下过几次令。
但却始终都未能完全解决,对此亦是无可奈何。
此时,就在那一艘艘商船之上。
安禄山的使者同样亦是在其中,甚至是为了防止出现海难,相比于前往其他地方的使者,这其中的人数更是极多。
很显然,安禄山不想出现任何的意外。
与海寇联手。
同样也是安禄山早已设想好的计划。
大唐如今的精锐都在边疆,说白了就是外强中干,安禄山早已想好了要造反,又岂能给这些边军们留下机会回援关中?
大唐的海军绝对是当前整个大唐之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批人。
虽然在陆地上,这些人海没有过什么战绩。
可无论是从装备上也好,亦是这些海军每日的训练也罢,都足矣说明他们的强大。
安禄山必须要拖住这些人。
不仅仅是明州。
包括番禺,以及东莱等大唐如今最为关键的港口都是如此。
除了这些海寇,同样还有高句丽与百济的兵马。
顾氏如今势衰——
他们无人不想报了昔日的大仇,同样也不愿放弃如今的这次机会,安禄山可是许给了他们海贸的部分利益。
这块蛋糕谁能不眼红?
天下风云,瞬息激荡。
而同时间,李隆基冷落顾豪至顾豪身死的消息也已经渐渐在整个天下传了开来。
这对于整个天下而言,绝对可称之为一件大事。
正如李隆基所预料。
铺天盖地的议论就宛若高山一般迅速朝着他压了过来,甚至已经有人说出了李隆基乃是炎汉戾皇帝这般说辞。
这对于李隆基而言,绝对可以称之为一件重大的打击了。
他让李亨去照顾顾豪就是想要免去这些非议,但却始终都未曾料到顾豪竟然死了,这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与前汉时期不同。
大唐如今的政治氛围虽然完全比不过李世民时期,但谏言之风仍在。
尤其是在这滚滚大势之下。
当一众大臣,乃至于读书人发现为顾氏说话可以赢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