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81章 弃国而逃,丑态尽显(求月票)

第81章 弃国而逃,丑态尽显(求月票)

    第81章 弃国而逃,丑态尽显(求月票) (第1/3页)

    ——九州大震!

    安禄山确实聪明了太多太多,他完美的利用了李隆基种种不得人心的举动,来给自己披上了圣洁的外衣。

    顾氏不愿顺他,那他便借顾氏之势。

    李隆基的种种作为摆在这里。

    这就已经给了安禄山天然的借口,再加上他之前连续祭祀顾氏多日,种种的举措下来终是能够得到不少人的支持。

    当然,他们其中自是有着想要投机取巧者。

    毕竟安禄山如今的势头确实极猛、

    但其中最多的,仍是信仰顾氏那一接受顾氏被皇帝如此对待的普通百姓。

    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若是李隆基在这种情况之下重用顾氏,这些人很容易便会被策反。

    但安禄山太了解李隆基是什么人了。

    让他在天下人认错那是不可能的,他已经认定了李隆基不会认错。

    除此之外,安禄山也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他并不指望着这些人能够帮他攻下多少城池,他此行的核心所在便是抓住一切时机,配合着吐蕃直接拿下整个关中。

    只要废掉了整个大唐的中枢。

    那他便无所畏惧了。

    这些人并不是精锐,也只能用来帮他造势。

    不过对于如今的安禄山而言。

    光是如此,倒也便足够了!

    局势彻底大乱。

    天宝十四年,九月。

    安禄山率领麾下精锐骑兵,沿河北道而下,沿永济渠西侧平坦驿道高速南下,直奔黄河下游平缓处而来。

    意图强渡黄河直取关中。

    ——此举自是风险极大。

    如今的范阳发展虽然远远超过了原本历史,且还有高句丽百济为其提供粮草。

    但问题是此举的粮道拉得太远了。

    尤其是放弃了河北之地。

    这就是一个天大的口子,极有可能让人直接断了粮道,让他们完全成为一支孤军。

    但安禄山又岂能考虑不到这些?

    先后收拢的那些百姓在这种时候便起到了作用,他丝毫都不吝啬于自己的赏赐,就是为了做给整个河北看的。

    既有人选择抵抗他,便同样也有人会选择因为利益而帮助他。

    尤其是在顾氏遭受到了如此大打击的情况下!

    河北之地局势瞬间动荡。

    而这恰恰好便给了安禄山可乘之机。

    值得一提的是,顾易并未让巨鹿顾氏直接出手带头来抵抗安禄山,同样也没有阻拦其他想要抵抗安禄山的势力。

    于大局而言,此举自是显得有些自私。

    毕竟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而且以顾氏在河北的声望,只要顾氏站起来,便一定能够收拢整个河北的力量来对安禄山进行致命一击。

    可这对于顾氏而言又有什么好处呢?

    安禄山若败——

    大唐迅速整顿兵马,吐蕃亦是不足以再兵进关中,届时上面站着的仍是已经到了晚年的昏庸李隆基。

    如此局面下,顾氏会否重新赢得他的倚重?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以李隆基如今的秉性,短暂的平安之喜过后,他立刻便会警觉到顾氏在河北道日益膨胀的影响力。

    甚至此次擅自举兵之事都会被他当成心中刺。

    届时顾氏不仅不会受宠,反将招致他的深重猜忌与嫉恨。

    此乃人性使然,无人能够幸免。

    顾氏并不是圣人。

    如今的大唐亦不是昔年能够将举国都交给顾氏的大汉。

    顾熙能够一人扛着大汉负重前行,顾琛能够放弃掉眼前的帝位,包括顾康顾彦等人,甚至是最初的顾啸。

    整个顾氏都与大汉进行了深刻的绑定。

    而如今的大唐呢?

    虽然顾氏在大唐的地位同样很超然,但说白了这一切都建立在了顾氏本就已经有了足够影响力的前提下。

    别忘了,李唐建国之初,依仗的便是顾氏的大旗!

    顾煜为九州而守边疆。

    顾泉为天下安定而随李世民出山,后割面相助。

    顾靖受托孤,护社稷,为三朝皇帝柱石。

    这一切其实都是相辅相成。

    而李隆基既已经放弃了顾氏,那便要承受其中的代价。

    顾易不能将一切都做的太绝。

    毕竟“不涉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