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李隆基回京,诛心之言(求月票) (第2/3页)
一旁的杨国忠,亦是面无人色。
——这消息,不啻一道撕裂天幕的晴天霹雳!
他们二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放肆!”李隆基脸色煞白如纸,惊怒之下,竟是不假思索地将手中玉杯狠狠掼在地上,摔得粉碎!
“这逆子竟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使者口中那些洛阳城内的流言——关于他并非讨逆而是仓皇出逃的传闻——此刻如毒针般刺入脑海。
最后一层用以遮掩他无能与仓皇的薄薄“遮羞布”,被无情地当众撕开。
这位昔日的“开元圣主”,此刻理智彻底崩塌,如同被当众掀开伪装的雄狮,徒剩暴怒与疯狂,却已失了所有威仪与章法。
“拿下!!!”
“杀了他!!!”
“杀了这个佞臣!!”
他颤抖着指向使者,脸色煞白的宣泄着自己的愤怒。
闻言,杨国忠也是立刻反应了过来,先是看了一眼李隆基随后又看向了那愣住的使者,终是摆了摆手。
在一声声呼声之下。
那使者直接被左右的侍卫拉走。
待堂内再次安静下来,杨国忠才连忙上前拱手说道:“陛下,当今之际该立刻前往蜀地!”
“前往蜀地?”李隆基满脸诧然,愤怒的看向了杨国忠,“逆子造反,朕身为皇帝,又岂能在此时前往蜀地?”
“速速整顿兵马!”
“随朕一同杀回洛阳!”
也不知是因为畏惧,还是因为过于生气,李隆基的身体一直都在不断发抖。
“陛下!”杨国忠还想进言。
可此刻的李隆基已彻底被狂怒吞噬,对杨国忠的话语置若罔闻,只是歇斯底里地发出一道道命令。
杨国忠纵有万般不愿,也不得不从。
他唯一的依仗便是眼前这位摇摇欲坠的帝王,若是失去了李隆基这个依靠,以他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是绝对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的。
他不得不去召见众人,下令返回洛阳。
但迎来的并不是众将士的听从。
——就是以封常清与高仙芝为首,一众潼关守将皆是控制住了自己麾下的兵马,当着杨国忠与李隆基的面,将他们最后的希望给压了下去。
“奉新皇陛下及顾太傅钧旨!安贼作乱,社稷危殆。我等当恪尽职守,固守潼关!”
高仙芝的目光扫过面无人色的李隆基与杨国忠,继续道:“即日起,护送太上皇与右相,即刻返回洛阳。”
最后一句,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也隐含着冰冷的警告:
“——以免为乱军所趁,徒增不测之祸!”
看着眼前纷纷着甲的众将士,李隆基与杨国忠脸上再也没有了半分的血色。
且不说已经瘫软下去了的李隆基。
甚至就连杨国忠都开始不由自主的发起了抖来。
这一刻,他们只剩下了绝望。
他们不明白为何这些人竟然会串联起来,但到了此刻他们又还能做些什么呢?
去串联他们麾下的人马?
且不说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个机会。
就算是有,无论是李隆基也好亦或是杨国忠也罢,同样也十分明白自己如今在将士们心中的形象了。
华夏子民骨子之中的家乡之情,是任何民族都不可能比肩的。
没有人愿意离开洛阳。
更别说,如今顾氏还站了出来。
一个失去了声望、失去了手中权力与地位的太上皇,在如今这种时候又岂能比得过顾氏呢?
高仙芝丝毫都不顾两人的表情,但也并未越权。
他直接看向了服侍李隆基的宦官。
整个人的眼神在这一刻陡然一变,带起了明显的杀意,“立刻替太上皇收拾行囊,今日我便派人送太上皇返回洛阳!”
说罢,他带领着众将朝着李隆基拱了拱手。
随后也不顾其他。
就这样直接朝着堂外走了出去。
他们没有多少时间耽搁了,安禄山已经要杀过来了,他们必须要珍惜好一切的时间。
这是顾易交给他们的任务。
他不会去干涉一切军事,但他们必须要将安禄山挡在潼关之外。
这是一切计划的核心。
安禄山此次谋事,所依靠的核心便是快准狠,若想在不引起大规模动荡的情况下,关键所在便是断了他们的锐气。
而只要当拉锯战展开之时。
以大唐这些年来的盛世再加上顾氏的影响力,以及安禄山超长的战线,便足矣彻底灭了安禄山。
顾易真正需要考虑的仍是战后的恢复,包括处理此次如今的外族。
这才是需要顾易需要上心的。
就在当日,高仙芝直接便派了一支禁军护送着李隆基等人朝着洛阳赶了回去。
道路依旧风景不变。
走的同样也是李隆基逃遁来潼关时的路线。
甚至前后还不超过五天时间。
但其中的心境却仿佛是隔了几十年,让本就已经苍老的李隆基竟然再次苍老了几分,包括杨国忠同样亦是面色灰败,形如枯槁。
顾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