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诸葛亮也遇到困难了 (第3/3页)
进行改良,把方便携带的掷弹筒制造出来,但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诸葛亮那边一直都没什么动静,根据陆川的猜测,多半是遇到困难了。
果然,诸葛亮拿出了了大量的试验数据,表示掷弹筒的原理很简单,但是想要制造出来难度却很高。
炮弹后面的击发装置不难,只要用现在的炮弹进行改装就可以做到,但是想要顺利击发,并且保证足够的准确度就太难了,主要是掷弹筒的材质要求太高了。
掷弹筒在击发炮弹的瞬间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掷弹筒内温度急速升高,而温度升高会导致掷弹筒变形甚至是炸膛。
当初在制造火炮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但诸葛亮可以通过加厚炮筒来解决,毕竟火炮本身就笨重,炮筒厚一些也没关系。
而且火炮都是采用平射的方式发起进攻,攻击距离一般也就是千步左右,距离不是很远,出现一些偏差也可以接受,大不了多准备一些火炮进行火力覆盖就行了。
但是掷弹筒不行,因为陆川要求掷弹筒必须轻便灵活,所以通过加厚炮筒的方式来保证稳定性和准确度就不行了。
想要解决是这个问题,就必须通过改良钢材来解决。
只有找到一种能够承受高温高压,而且还能承受磨损且质量不大的钢材才能解决问题。
所以诸葛亮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尝试各种办法打造新型钢材来尝试解决问题,但一直都没有很好的结果。
如今诸葛亮拿出来的就是他最近一段时间研发出来的十几种新型钢材的试验结果。
陆川认真看了一遍诸葛亮的各项研究数据,也开始头疼了。
在这件事上,他还真的没有什么合理的建议,毕竟寻找合适的钢材,在钢材之中不断添加各种金属元素或者炭元素,调整各种元素的比来来改良钢材的特性就是一件非常消耗时间和耐心的难题,让陆川来做的话,他也只能一点一点进行尝试。
如今诸葛亮研究的方向是没有问题的,那陆川就不能给出建设性意见了,除非他动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