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许攸:投汉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第2/3页)
这难道不是天子信任我,所以才将如此艰难的任务交予我?倒是阁下……”祝公道脚步一顿,旋即嗤笑出声,话锋一转,锐利的目光刺向许攸,到,“袁本初故去后,汝南袁氏又是如何待你的?竟连谋逆这等大事,都将你这智谋之士摒除在外了?”
此话如同利锥,狠狠刺中许攸痛处。
许攸顿时缄默,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袖中的拳头猛地攥紧,脸色也随之变得铁青,一股难以抑制的羞愤涌上心头。
想他许子远,南阳名士,自袁绍死后竟彻底被汝南袁氏边缘化。
那些袁术麾下的莽夫家将都能参与的机密,他竟毫不知情,直到事情败露,朝廷的海捕文书贴满大街小巷,他才惊觉自己赫然在“谋反同党”之列!
入你阿母的!
老子怎么不知道自己参与了谋反?
自打被汝南袁氏雪藏,他心灰意冷,本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念头,刚派遣门客送信至青州,欲另寻出路,投奔至交好友曹操。
他相信以曹操对他才能的了解,再凭借二人的交情,曹操定然会重用自己。
届时在青州打拼几年,立下些功劳,凭借天子对曹操的宠信,想来天子也不会再与他计较过往的事情,甚至还能受到天子的赏识。
而汝南袁氏谋反的前一日,许攸收到了曹操对他表示热烈欢迎的回信,当即收拾行装,连袁基的婚礼都懒得参与,准备翌日一早便奔赴青州。
谁知他刚出雒阳三十里,便惊闻自己竟成了朝廷通缉的“逆党”!
彼时的许攸进退维谷,是返回雒阳向廷尉府自辩,还是继续冒险前往青州,求曹操将二人往来书信呈送朝廷以证清白?
最后许攸两者都没有选,他自知这些年为袁氏做了太多阴私勾当,无人会信他这位“智谋之士”竟被排除在决策之外。
至于后者,他觉得自己没准在路上就会被逮了,根本到不了青州。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先逃至陈国匿藏,欲保全性命后再设法联络曹操,辗转投奔求得庇护。
起初,他见刘宠礼贤下士,似有明主之象,又念收留之恩,亦存报效之心。
奈何他很快便发现,二人的理念几乎是南辕北辙。
在许攸看来,既然欲成大事,便当以雷霆之势行突然之事!
趁朝廷大军深陷凉州羌乱与南匈奴战事之中,一时半会脱不了身,就连最后一支兵马都被卫将军朱苗带走平定泰山郡的叛乱,在司隶空前空虚之良机,发兵起事!
可刘宠却认为麾下兵马训练未精,朝廷仍然可再征召万余三河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