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至高权力一次小小的任性 (第3/3页)
人证、物证被摆在台面上,从杜袭手中交接了案情,就轮到负责具体抓捕和监斩任务的审配出马了。
有了杜袭铺路,审配的任务自然是轻松了不少,抓捕监斩任务顺畅无比。
他遇到的最大阻力,大抵是每日清晨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令人留恋的温暖被窝。
也不是没有不死心的世家豪门试图作乱。
但没仗打的左武卫营将士可是乐坏了,除了随驾护卫的典韦与王越的典军校尉部,其余四部皆被派去平定叛乱。
只可惜这些叛乱闹出的动静实在是太小,而且大多在起事前便被不愿成为谋反从犯的旁支族人检举。
闹呢,他们本就没分润到多少利益,无非是充当了白手套,所犯罪行至多不过是流放或是本人斩首,株连妻儿老小的并不多。
即便有被株连妻儿老小的……共富贵没他们的事,这回倒是要他们搭上全家性命来共患难了?
因此这些旁支族人纷纷争取立功表现,检举了嫡支族人的谋逆意图,并在他们未等成势的时候便配合左武卫营军士迅速平定了叛乱,故而这些零星的叛乱根本没有掀起多少风浪。
而审配也为了挽回在天子心中的形象和地位,也露出了锋利的獠牙,丝毫不讲任何情面。
出来混要讲信用,他答应了天子要“妥善”处置这些世家豪门,自然要说话算数。
说过要你全家死光就一定要全家死光!
只要证据确凿,该抓抓,该杀杀,甚至在圉县还杀了十余名蔡邕族中犯事的族人,将这十余家满门抄斩。
连外戚的家族都受到了重惩,以至于陈留郡一度对天子一行闻风丧胆。
正因如此,哪怕此刻的毕湛自问没有贪墨过半个子,但平日里为了政绩,终归还是给这些世家豪门在一些事情上开过绿灯,故而也担心受到牵连。
马上的刘辩目光掠过毕湛,并未过多停留。
己吾县的情况事先已经调查过,县令毕湛的底子确实干净得很,为人至孝,为官也还算本分,这也得益于毕湛老母的严格管教。
幼年丧父的毕湛对于独自一人将他拉扯长大的母亲格外孝顺,是人尽皆知的大孝子,自然不愿意忤逆母亲,更不会辜负母亲的期望。
毕湛的老母平素里教导他奉公守法,故而毕湛倒也从没有真正触犯过律法。
而此次来到己吾县,主要是因为他收到了一份有趣的密信。
陈留郡的事情大致处理完了,而许攸又给他备了两份“大礼”,他自然是要亲往前线笑纳了。
也不知许攸是如何忽悠刘宠的,他是怎么会认为与中军野战尚有一线希望的?
至于刘辩准备前往前线战场,为什么不是直接从圉县南下与皇甫嵩会师于阳夏,而是舍近求远从己吾县南下与王允会师于武平……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考量,仅仅是因为典韦是己吾县人而已。
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这不过是至高权力一次微不足道的任性罢了。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这不过是至高权力一次微不足道的小小任性罢了。
(3573字)——
注1:初,公为兖州,以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
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