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回家过年 (第1/3页)
考试完了,赵以孚怀着轻松的心情又去周老师那上课了。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进门就被周肃吐槽了一顿。
“你那杂文写的是什么玩意儿?”
“若非杂文拖了后腿,姓顾的那老货就算想要压你也没理由压下来。”
赵以孚惊讶地问:“先生已经看到我的试卷了?”
周肃淡淡地说:“你写那篇策论时,老夫就在后头看着。”
赵以孚无语,还给不给人空间了?
周肃是阳神强者,这种强者想要偷窥不被发现,就算赵以孚如今的修为也是真没什么奈何。
不过赵以孚很快意识到了什么道:“可是那位顾大人是什么来头,为何要压我的文章?”
周肃道:“顾恢,是南湖学政,因为读了范进的文章深为认可,故而准备作为范进仕途的引路人。”
赵以孚笑道:“那对于子长兄倒是件好事,他的才华其实一直都是被耽搁了的。”
周肃道:“你就没觉得不公?”
赵以孚道:“虚名而已,何须在意。”
周肃道:“很好,你们这两篇文章其实都已经被选入了太学做范文。”
每次科举,从府试开始到各州府学政都会推选一至二篇治下优秀文章到太学。
这也算是学子通过科举扬名的一种方式了。
同时这也算是向士人展现科举公平的一种举措,至少如此公开展示考试所做策论,也能让人知道其名副其实。
赵以孚听了则是惋惜道:“早知道我就在策论上盖章了。”
周肃没好气地说:“那你就是作弊了!”
“更何况这些考试文章都是要另外誊抄的,你盖了章也没用。”
赵以孚就觉得很可惜。
不过随后,周肃顿了顿又提醒他道:“你既然选择这般‘就事论事’的解题思路,那么接下来将这个路子坚持下去就好。”
赵以孚听了连连点头,道:“多谢恩师提醒,学生知道了。”
随后周肃又说:“好了,这次科试结束,本官作为墨州学政的工作算是暂时告一段落,正好旨意下来允许我自己募兵剿匪……你有什么好建议?”
赵以孚闻言双手一摊道:“先生已经有主意了,如何还需学生多嘴?但有驱驰只管吩咐,学生必效死力。”
周肃一下想到了赵以孚那一浮夸的胸大肌……艰难地吞了口唾沫,心想要是派这位去剿匪岂不是没了历练的效果?
于是他说:“好,为师正准备向墨州豪强佘些军资来,正缺个人管理这些后勤军资。”
“为师知你还要赶考,在考前这些时日就为我处理这些事情吧,闲暇为师也好帮你补补课。”
赵以孚听了只能应是。
除此之外还能有别的办法吗?
没有了。
本来以为考完试了可以放松一段时间,没想到还要干活啊。
无奈,接下来的日子赵以孚就被抓来当了一个送信的信使,东奔西走往来于各家大户之间,帮他周老师联络感情并且讨要军资。
这年头朝廷没钱,想要做点事情其实都要靠地方豪强的资助。
只是这种事情又怎么可能有人愿意下血本呢?
于是赵以孚随着周肃拜访了数十家豪强,最终只是得到了差不多一千石的粮食。
这些粮食看起来不算少了,但许多都只是空口许诺,不知何时才能真正到账。
要以此养兵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他都替周肃着急了,然而周肃却不紧不慢。
周肃挠了挠头,道:“君信,这些时日劳烦你了,没想到你还有管账的才能。”
赵以孚无奈摇头道:“先生,如今这些辎重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周肃道:“这我自然知道,不过接下来就不用你来操心了。”
“我会去找知州要个仓库存放粮秣,暂时周家的这些家丁也合用。”
“原本府试结束就已经是十月底了,你又随我忙碌了大半个月眼看年关将近,回去好好过个年吧。”
赵以孚听了一愣,随后猛然意识到周肃的意思了。
这不就是在问:你赵家的人呢?快点回家去催催吧。
大儒就是这样,喜欢拐弯抹角。
赵以孚便点头道:“好,学生这就回去看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