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莽书生的水墨修行 > 第一百零一章 内定了去处

第一百零一章 内定了去处

    第一百零一章 内定了去处 (第1/3页)

    赵以孚现在觉得自家宗门这些人挺危险的了,动辄历史留名的大奸臣起步,这也太凶险了。

    这让赵以孚更坚定了,坚决不能当大官。

    自家宗门太浪了,虽然说前面玩砸了暂时撤出了朝堂,但是才三十年啊,这一代的掌门又已经混成丞相了。

    而朝堂中的同门又有多少?

    一个不好,那又是浪翻了的下场啊。

    他又忍不住多问了一句:“师父,那这办玩砸了以后会有什么下场吗?”

    梁中直道:“当年入朝为官的那一批人,基本都遭了天谴。”

    “甚至百年前那个节点,若非同为纯阳大教的剑脉弟子亲自下场护道稳住了局势,恐怕咱们丹青门直接可以少掉一代人了。”

    赵以孚听了心里直发毛,这也太危险了吧。

    不过想想也是正常,这是已经介入了人道之争了,那乱来自然是有天谴的。

    赵以孚艰难地吞了口吐沫,问:“师父,我想既然是我们的前代掌门,应当不会真是什么奸臣吧?”

    梁中直摇摇头道:“前掌门努力振兴经济,开设善堂普及全国救济百姓,还开设了县学、州学,让教育深入民间。”

    “甚至他还筹划着将算学、医学、书学、画学都纳入科举考题中。”

    “只可惜他太急了一些,振兴的经济的确让朝廷有了钱,但也让他得罪了地方士族,由此成为了‘涸泽而渔’。善堂惠及天下,可天下百姓却无法为他出声言好。科举学科改革更是触动了根本,使得他在朝堂之上离心离德,最终使得当时朝廷竟然一时无人可用。”

    “及至北国入侵,竟然无人去迎战,北国大军一泻千里,半壁江山直接沦丧。”

    赵以孚听着觉得有些不对劲,好像这是个好官啊,做了许多好事的样子。难道是自家师父的美化?

    随后他问:“那当时本门没有其他人在朝堂上帮助他吗?”

    梁中直道:“当然有人帮忙,甚至不少人都选择入朝相助,这才能够让那些政策都推行下去。”

    “说来也许你不信,前掌门当宰相的那些年,是大徐朝廷最有钱最富庶的时候,任何政令都有足够的经费推行。”

    “可是在现在的文人口中,那却是最堕落最黑暗的年代。”

    赵以孚听了也只能听着。

    这时候他能干嘛呢?

    而梁中直这时也道:“我告诉你这些,是因为如今我丹青门许多人都在朝堂,他们已经不再想要风花雪月,而是寻找以南伐北一雪前耻的方法。”

    “当然,因为大家都是各有思想的人,所以在路径上其实是有许多分歧的。而大家又都很警惕,为了防止让前次的败局重演,这才决定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赵以孚听了师父对如今朝堂局势的更详细剖析,就有了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因为他觉得他家的那些长辈们又开始作死了。

    他们混迹于士人群体中,以士人的身份站在了这个群体的顶端,然后却企图尝试着各种违背士人根本利益的方式来取得成功。

    这在赵以孚看来哪里是‘狡兔三窟’,根本就是换汤不换药。

    别把下面的人当傻瓜啊,自己的利益有没有受到损害那是有切身体会的事情。

    反正赵以孚是相当的不看好。

    毕竟以士族如今的地位,真的已经很难撼动了,除非彻底改天换日打破了所有的框架重新来过。

    但这显然也不可能,毕竟谁能承受得了这等因果?

    而梁中直仿佛也明白他的想法是什么,便说:“这毕竟都是上一辈人的执念,如果你不想参与也不会有人逼迫。”

    “只是这辈子你当官估计也没办法进入中枢了而已。”

    赵以孚点点头说:“那也无所谓,说不定我过几年就辞官返乡侍候师父左右了。”

    梁中直笑着道:“也好,少牵涉其中也不错,至少不会被人道气运的变化而影响。”

    师徒两个又聊了几句之后梁中直就走了,该交代的也已经交代完,只不过临走前他说:“既然你不准备过度涉足朝堂,那么过几日掌门问你欲往何方的话,你可自请去下县任职。”

    虽然说下县任职可以直接任县丞,但那其实不易出成绩,反而是上县主簿更容易得到提拔。

    赵以孚应了,只是没想到自己这丹青门弟子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