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不好做的官 (第2/3页)
丹一样。
同样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吐纳天地灵气,灵气炼化的效率也是极高。
可以说除了不能施法,各种好处数不胜数。
赵以孚常常感慨,那丹青门的传法石窟中究竟还藏了多少好东西?
反正目前为止他是已经从中得到了许多好处,就没有遇到过无用的妙法。
路途漫漫,但沿着官道行走倒是也能遇到一些不得了的消息。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荆山行省的叛乱了,这条官道上绝大部分的商旅都是为了绕开那场愈演愈烈的叛乱才走了这条道。
“少爷,我打听过了,这支商队刚从荆山出来,听说那边除了还有三座大城未破以外,大部分县城都已经被叛军攻陷了。”
赵以孚道:“怎么这么快?”
“可有具体消息?”
吴忠答道:“荆山的叛军自称赤甲军,‘赤甲’之意为:朝廷敲髓吸骨的盘剥下,只余一身热血未寒。”
“这个立意立刻得到了荆山各地支持,数不清的乡勇加入其中并且快速壮大成势。”
赵以孚听了点点头,又问:“可知领头者是谁?”
吴忠道:“只知那人自称‘赤衣死神’,宣称乃是天界掌刑的天官下凡,只为了审判当今世上的恶事、恶人。”
赵以孚听了只是稍稍点头道:“这事可以理解,历来造反总是要扯到鬼神上去。”
“不过从这膨胀的规模和速度来看,恐怕是荆山的那些豪强们出了大力。”
“底层百姓但凡有一条活路也不会走这条路,而没有活路走上这条路的百姓又不大可能是‘乡勇’。”
其实‘乡勇’一词,已经能够体现这次叛军的成分是什么了。
吴忠深以为然地说:“谁说不是呢,当初大老爷也是犹豫了很久,最终决定慢慢将水匪与神鹤山庄分割的。”
“说实话,老太爷那阵子,神鹤山庄在墨州的势力就算是割地为王也不是不行。”
赵以孚无奈地说:“所以爷爷算是英年早逝了啊。”
“这种事情风险太大了,出头鸟没那么好当。倒是父亲的决定很对,至少我很赞成。”
吴忠叹道:“当年神鹤山庄威风赫赫,很多人都觉得是大老爷让庄子败落了。”
“可其实谁又知道老太爷那个时候死了多少人,消耗了庄子多少的底蕴?”
“大老爷不容易啊。”
赵以孚道:“他们这样想才好,当个江湖势力有什么好的,还是洗白好。”
然而吴忠对此又不太赞成,他说:“二少爷,你别嫌老奴多嘴,可实在是老奴觉得投靠朝廷也未必会有什么好结果。”
赵以孚道:“投靠朝廷未必会有好结果,但赵家投靠的是我老师周肃……你要记住,这是有本质区别的。”
“从此之后我赵氏与老师共进退,老师欲剿匪我们就剿匪,老师要北伐那么我们便北伐,哪怕最后面对必死之局,那些投身行伍的族人也必须死在老师身前。”
“能够做到这一点,那我赵氏就能注定兴盛。”
吴忠识趣地点点头没有再说这个,毕竟他现在跟着赵以孚经历得多了,也知道一些忌讳事情。
他换了个话题道:“那少爷,依你看那什么赤衣神君是否确有其事?”
赵以孚哈哈一笑道:“我都没见着那人,又如何知晓?”
“别想那些了,我们只管赶我们的路。”
吴忠沉默了下来。
倒是赵以孚琢磨着又问:“吴叔,以你的见识可知我大徐军队是否有叛逃北朝的情况发生?”
他显然还是想到了对分隔两地,只能以自身阳和灵气在他信字章中交织的夫妻。
吴忠听了稍稍意外,随后道:“自然是有的,还不少。”
赵以孚一挑眉说:“具体如何?”
吴忠道:“那大约是八九年前的事情了,大江下游边境的石塞城守军,因为不堪忍受军饷的盘剥,最终引发哗变。”
“石塞城守将当场被斩首,而后大约三千守军全部投向北朝。”
“那次事件引起了很恶劣的反应,也让朝廷看到了军队中的糜烂。”
“而从那以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