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莽书生的水墨修行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地府出大事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地府出大事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地府出大事了 (第3/3页)

事不解,为何北方的城隍困顿,凡人灵魂都不入轮回,东岳大帝对此却视而不见?”

    文衡祖师在旁边抚须插了一嘴:“那东岳不会又出事了吧?”

    这个‘又’字用得好精髓啊!

    孚佑祖师摇头叹道:“这才多少年?若是东岳又出事了,这也太糟糕了一点。”

    祂说着糟糕,但其实却没多少着急的样子。

    赵以孚见此干脆也就好奇地问:“祖师,东岳大帝经常会出事吗?”

    孚佑祖师说:“那可是个危险的位置。”

    “因为东岳大帝坐断阴阳,乃是介乎于阴阳之间的至高之神。”

    “他统辖整个大地,同样也是阴司重神,在阴司地位只在酆都大帝之下。”

    “但同样的,整个大地上发生的一切因果也将汇聚到它的身上,冥界有什么变化也会反馈、影响到祂。”

    “你知道,当代东岳大帝已经是第几个了吗?”

    赵以孚茫然摇头。

    孚佑祖师便说:“东岳大帝,原本是青帝太昊的神职之一,只是青帝远游天外,将这东岳大帝之位就交由了盘古氏子孙金虹氏执掌。彼时天地清明地府阴魂也少,故而金虹氏做了很久的东岳大帝。”

    “而后及至封神大乱,天地间因果无数,东岳大帝首当其冲……”

    “封神大劫之后,便是武成王、炳灵公父子执掌东岳……他们一同撑了六百年。”

    “随后是一自号‘山图公子’的古仙执掌东岳。”

    赵以孚一边听一边测算年代,心说武成王、炳灵公父子都只不过是凡人,凡人都能撑六百年那位‘山图公子’既然是古仙人,想来撑得更久吧?

    于是他问:“现在的东岳大帝难道就是这位古仙人?”

    孚佑祖师摇头道:“不,山图前辈时运不济,他接掌东岳没多久就遇到了凡间一段长时间的诸侯混战,祂在那期间就陨落了。”

    “现在的东岳大帝乃是天孙。”

    赵以孚惊讶地问:“天帝之孙?”

    孚佑帝君笑道:“然也,不过这天孙乃是天帝转世历练时于凡间所留,只是可堪造就,故而得以上天封神。”

    赵以孚听了若有所思,再数了数上面出现的人物,心中咋舌不已……好家伙,这东岳大帝换了又换,已经是第五任帝君了?

    前面两任的东岳帝君无疑是最长久的,尤其是作为人祖之一的青帝太昊陛下,祂绝对算得上是善终。

    但是接下来的就不对劲了,似乎没一个有好下场的?

    然而就在赵以孚遐思无限的时候,孚佑祖师已经眼神一变道:“很遗憾,方才我本体去拜访了一下东岳宮,祂已经无法再履行东岳之职了。”

    赵以孚双眼一下睁大,没想到自家祖师的行动力竟然这么强。

    当然,也就是这位三教都要给面子的祖师了。

    谁知这时旁边的文衡祖师忽然也说:“是那些地府的人在隐瞒,不然天庭早该知道这件事了。”

    “奇怪,祂们为什么要隐瞒……”

    “酆都不知所踪!!”

    文衡祖师一下子不淡定了。

    看起来祂的本体也在做事。

    “这群混蛋,这么大的事情也敢瞒着,这是嫌这天地的乱子还不够多吗?”

    活着时候就是义薄云天嫉恶如仇的文衡祖师少有地失态了。

    孚佑祖师也烦恼地说道:“本以为只是来解答你这孩子一些问题,没想到给这天地揭开了一个大窟窿……”

    “东岳大帝出事没关系,但这酆都大帝消失可就问题大了……难道果真要有天地大劫?”

    赵以孚小心翼翼地问:“那么,我现在该怎么办?”

    文衡祖师道:“按照你自己想的去办吧,东岳大帝已经无法理事。”

    赵以孚一下子懂了,意思就是他可以让城隍直接上书天庭了呗。

    片刻之后,他将请神图一卷就坐定了下来。

    两位祖师接下来有得忙了,地府出了那么大的篓子,估计天上要忙一阵子。

    但他的事情还没结束,他立刻阴神再次出窍,直接大白天地去城隍庙找那天原城隍。

    结果好家伙,这家伙是个胆小鬼,方才吐苦水的时候义愤填膺,真到了要祂上书天庭的时候反而不敢了。

    对于这种人,赵以孚也是觉得心累,不想再多说什么了。

    他说:“也罢,你不想做这个出头鸟那我就只能去找别人了。”

    说着他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了这座城市里。

    原本他还想着一事不劳二主,结果没想到这天原城隍不上道,那就只能找自己人去做了。

    他来到了自己当官的峰林县,在那新建的城隍庙里找到了当城隍的百衲道人。

    他说:“道兄,小弟有一件事要拜托给你了。”

    百衲道人还有些木讷,不过已经比先前好多了。

    祂说:“贤弟尽管说,愚兄无有不从。”

    赵以孚立刻将上书天庭之事说了。

    百衲城隍毫不犹豫地应了。

    祂甚至当着赵以孚的面在自己的玉笏上写起了奏折。

    只不过这百衲城隍写奏折的水平有限,赵以孚在旁边润色也不行。

    他左右思索了一番,干脆对天空呼唤道:“弟子赵以孚,请秋鱼子掌门!”

    片刻之后,秋鱼子的阳神一下落在了这小小的城隍庙中。

    百衲道人见了分外羡慕,这是祂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

    “何事?”

    秋鱼子问了一句。

    可随后他看到了赵以孚身边的百衲城隍,还有那枚被涂涂改改的玉笏,他一下子给整无语了。

    好家伙,丹青门的其他人还在琢磨着怎么给凡间帝皇写奏折,这混小子已经在琢磨怎么给天庭写奏折了?

    不愧是鬼见愁,永远让人捉摸不透。

    不过秋鱼子还是说:“这峰林城隍是你的朋友吧?你这样给上书对祂恐怕并非好事。”

    赵以孚立刻点头道:“弟子明白的,弟子已经问过祖师了,城隍的上级东岳大帝已经出事情了,现在城隍们是可以直接给天帝上书的。”

    秋鱼子闻言心里面就是一连串的‘好家伙’。

    赵以孚这是要上天啊!

    因为此时此刻,有一个相熟的城隍在身边支持,那就意味着他可以随时直达天听……真正意义上的直达天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