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莽书生的水墨修行 > 第二百零四章 调任襄州

第二百零四章 调任襄州

    第二百零四章 调任襄州 (第1/3页)

    一个月后,赵以孚得到了调令。

    他的第二个任期提前开始,只不过是要被调往襄州,去襄阳以南的蛮山县。

    蛮山县是个要养驻军的县,县中驻扎蛮山营,是襄州防御体系中的一部分。

    同时又位于路召驻扎的漳口城以北,可以说是夹在两者之间。

    赵以孚明白自己这次任职的使命,就是给周肃稳定后方,在提供一定兵力、物资支援的同时又能避免另一个方向上拖后腿……

    赵以孚接到调令的第一时间就准备出发,他有些担心自家周老师会顶不住。

    这时李凉恭恭敬敬地问:“县君,可还有事情交代属下?”

    赵以孚离开,那么代理县令的就是李凉了,而且大概率,在代理半年之后可以直接转正。

    这样一来也算是让他彻底进入了官场。

    赵以孚摇摇头说:“这峰林县的政务你再熟悉不过,我也没什么好交代你的……”

    他说着,忽然想起了什么道:“对了,对城隍的祭祀别断。”

    李凉听了连忙应诺。

    随后杨再煊道:“公子,现有二百乡勇听闻公子要去襄州任职,便请愿同行。”

    这两百人都是追随赵以孚平定乱匪的,不过平叛结束以后就又解散回了乡。

    况且赵以孚调任的依然是县令,

    对此赵以孚也不矫情,颔首道:“既然都是乡间义勇,那便随行好了。”

    他这次其实不只是县令文职,还有一个督统蛮山营的武职。

    蛮山营2000人有正五品指挥使,而赵以孚的‘蛮山营督统’没有正式品级,就像是个战时监军的作用。

    可以预见,他此去要面对的复杂局面绝对远超峰林县……但话又说回来了,他都是阳神修为了,还能在意这个?

    他带上了愿意追随他的两百人,还有小动物们一起上路,这次走水路,一路向东前往蛮山县。

    当然,他的肉身在赶路,阳神却已经出窍。

    他的阳神来到蛮山县的上空已经将此地的地理、人文环境都了解个透彻。

    蛮山县背靠山地,也就是‘蛮山’。

    但蛮山不大,和峰林县比邻的囚室山比起来简直就是个小弟弟。

    但蛮山县同时又比邻一条白谷河,地势形胜,就有了极高的军事价值。

    只是蛮山县境内适合耕种的良田不算多,故而蛮山营的物资还需要从更南边的漳口城调运。

    而这县城也正处于襄阳到漳口城的这条关键后勤线上,属于后方的战略要地。

    再看这县中百姓的面貌……

    就不太好了。

    这蛮山县的百姓大多日子清贫。

    因为要养蛮山营的缘故,本地的税收颇重,百姓忙活一年的产出也只能勉强糊口。

    赵以孚在了解这些现状之后就开始琢磨解决的办法了。

    就在此时,旁边出现了另一个明亮的阳神。

    周肃来到了他的旁边道:“怎样,看出什么名堂来了吗?”

    赵以孚说:“目前看来,要想依靠这区区蛮山县就保证老师的粮道,恐怕难上加难。”

    周肃失笑道:“襄阳本就是富庶之地,哪里需要你这小县城的供给,你到任之后能够做到替我牵制一部分贼兵的作用就很好了。”

    赵以孚也不争辩,只是问:“老师,襄阳还能撑多久?”

    周肃道:“你该问,那些北朝攻城的大军还能撑多久。”

    赵以孚一奇。

    他的阳神一下消失,随后又一下返回。

    这短短瞬间他就将整个战场的情况都过了一遍。

    随后若有所悟地说:“原来如此,他们也是仓促行动,并未携带足够的军械与军粮。”

    周肃颔首道:“是以只要再撑过一个月,北兵必退。”

    赵以孚叹息道:“可惜襄州生灵涂炭。”

    周肃道:“只恨那路召竟然坐视襄阳之围而不派兵来助,否则那些北兵哪里能肆无忌惮地劫掠地方。”

    赵以孚道:“等我来了就不会了。”

    周肃道:“其实你不该这么快来,来早了所面对的局面会很糟糕。”

    赵以孚‘哈哈’一笑道:“周师,若我因此退缩,还能算是你的学生吗?”

    周肃也露出了一个愉快的笑容,他说:“那你就快点来吧,北军来了三十万,至少给为师分掉三万人。”

    赵以孚爽朗道:“一定。”

    说着就返回本体那边。

    他的本体,腰间一条锁链挂着一本金属封皮的书,另一边则是挎着一柄火红的宝剑,显得非常英武。

    然而紧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