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0034章: 群奏!翰林院天团出动(大章)

第0034章: 群奏!翰林院天团出动(大章)

    第0034章: 群奏!翰林院天团出动(大章) (第3/3页)

时,沈念又发出一道惨叫声。

    这是真的疼。

    “啊!”

    沈念再次惨叫。

    啪!啪!啪!

    最后十下乃是真打。

    不过力度就如同沈念他爹用戒尺打他一般。

    沈念明白,这是为了方便记录,若屁股上一点痕迹都没有,那就太假了。

    他咬着牙,很快就挺了过来。

    他明白,这四十下落在他的屁股上,其所谋之计便成功了一半。

    ……

    近午时。

    在诏狱外等候许久的阿吉,雇了一辆马车将沈念拉回了家。

    沈念被诏狱行刑,依照规矩,他应回家待罪,等待翰林院对他的惩罚。

    ……

    午后。

    掌受内外奏章、敷奏、封驳之事的通政司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一道道奏疏堆积在书案之上,待记录整理后,便会陆续送往内阁。

    这些奏疏,几乎全是弹劾沈念的。

    沈念被笞四十,就意味着殴打百姓的事情已坐实。

    不到一个时辰。

    便有不下五十名官员陆续上奏,弹劾沈念殴打百姓,不修私德,此类官员不宜侍君左右。

    沈念被如此多的官员弹劾,不是人缘不好。

    而是京师各个衙门官员、特别是科道言官,都有考绩要求,若呈递不够数量且言之有物的奏疏,那是要被罚的。

    而今,沈念打人之事成立。

    他们上奏弹劾,既不会有站队错误,又是为君着想,还能得到一份考绩。

    何乐而不为!

    自考成法后,各个衙门做任何事情的效率都非常高,包括弹劾同僚。

    整个下午。

    弹劾沈念的奏疏不断,不断地运往内阁。

    甚至还有人在六科廊道排队,高呼着:“私德有瑕者不可留于君前!”

    大有要为大明朝牺牲自己的气魄。

    他们欲面见阁老,痛斥沈念之过。

    但内阁没有处理奏疏,也没有见他们。

    黄昏时分。

    就在一些官员聚集在通政司,等待内阁消息的时候。

    翰林院学士马自强、翰林院侍读学士申时行,翰林院修撰王家屏、徐显卿、张位、于慎行、沈懋孝,翰林院编修沈一贯、沈渊、黄凤翔、王懋德、公家臣等,翰林院检讨王祖嫡、赵用贤、刘克正、刘楚先一行,来到了通政司。

    这种阵仗,甚是罕见,即使打群架都很难输。

    马自强大步走进通政司,拿出一本奏疏,高声道:“翰林院诸官联名上奏:吾馆检讨沈念因拒贿,而被奸商出言威胁,为不陷于贪而殴打奸商,何罪之有?”

    “沈念实为年轻官员拒贪之榜样,然竟有官员弹劾其私德有损,实属大谬,翰林院诸官,恳请陛下主持公道!”

    此话一出,通政司骤然安静下来。

    很多官员都意识到:风向有点不对。

    翰林院诸官齐齐出动,显然是商量过,且他们这个角度找的太精辟了。

    看似为沈念辩解。

    实则将此事的性质上升到了“官场行贿受贿”的高度。

    这就是沈念的计划。

    他殴打乔文道后,若北镇抚司将此事压下去,此事可能也就过去了。

    但沈念若受了笞刑,便坐实了打人之事,便一定会有官员弹劾他。

    弹劾他后,事情就变大了一些。

    然后翰林院官员集体出动,再为沈念抱不平,将此事定性为:一个官员因拒贿而出手,绝不应有罪!

    沈念计划的核心便是:借此事,治官场之贿。

    马自强听后之所以兴奋,乃是若依沈念计划去做,整个翰林院官员都将有功。

    此计划可是得到了首辅张居正的支持。

    不过,张居正调整了沈念的计划。

    他写给沈念的那句话是:“治贪难,不如令如子珩者免陷入贪!”

    此话之意是——

    朝堂官员,贪者甚多,若如考成法或给驿条例那般治贪,大明朝都将倾覆,不如将力度变小,化为如何让年轻官员免陷入贪墨之中。

    沈念能懂张居正的无奈。

    他在万历元年便有倡廉惩贪之举。

    比如南京兵部郎中张明化贿赂贿赂礼部侍郎董传策一百两白银,二人皆被撤职;巡抚大同佥都御史刘应箕私吞公帑被撤职……

    但也只是杀鸡儆猴。

    当下,若全面治贪,那相当于割开了大明江山的大动脉。

    沈念这一计。

    相当于调动了张居正、冯保、马自强等所有翰林院官员,一起行事。

    即使掀不起一阵治贪的大风,也能让一些行贿受贿者哆嗦一阵子。

    且沈念还能将这个殴打商人的污点,变成仕途闪光点。

    他的目标很清晰。

    在为大明做些事情的同时,让上面的人看到他的优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