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0280章:开海!沈念再献良策,只坑黑心商人

第0280章:开海!沈念再献良策,只坑黑心商人

    第0280章:开海!沈念再献良策,只坑黑心商人 (第1/3页)

    文华殿内。

    小万历端坐于御座之上,三大阁臣与户部左右侍郎分别站于下方两侧。

    “近日,民间街头兴起一股以钱换银之风,势头越来越大,不日,恐怕就要遍及两京十三省,此举将会导致天下商贸交易紊乱,物价飘忽,甚至天下发生银荒,众卿可有应对之法?”小万历问道。

    目前,已不是施行一条鞭法后所产生的问题,而是百姓恐慌引发的问题。

    若一条鞭法实施后发生银贵钱贱问题,朝廷可依照张居正的方案解决,比如:银钱兼收、实物纳折,铸造好钱等。

    但此刻,是百姓心中恐慌,笃定白银将越来越贵,铜钱将越来越贱。

    当百姓认为存储白银比做生意还要赚钱时,那谁还会去做生意!

    这种恐慌造成的换银风潮,远远比一条鞭法本身产生的负面影响更严重。

    不改变百姓心中这种想法,任由以钱换银持续下去,将会造成大量白银藏于富人银窖之中,不但影响新政,还会使得大明的商贸遭受重创。

    内阁阁臣、户部尚书殷正茂率先站出。

    “陛下,臣以为,此等妖风,实为奸商逐利误政所致!”

    “首先,应对京师以钱换银数额较大的商人进行抓捕,而后以‘反新政罪’对他们进行严惩严罚,杀一儆百,维稳京城商贸交易;其次,从太仓银库拨银,稳固商贸,稳固粮价,免于加重百姓之恐慌;最后,控制舆论,禁止民间传播银贵钱贱之论。”

    小万历听完后,微微摇头。

    “朕对第一条、第三条策略都无异议,但朝廷当下从太仓银库拨银,岂不是让那些以钱换银的商人捡了便宜,并且,朝廷要拨多少白银,才能控制物价与使得民间商贸的正常流转,这个代价太大了!”

    小万历对钱财向来很敏感。

    “那……那就严惩严罚,杀一儆百,用法令条例制止民间以钱换银之风!”殷正茂补充道。

    在殷正茂眼里,以钱换银之风,就是商人因贪婪而引发的薅羊毛行为,对他们痛击一番,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快最佳方式。

    张居正微微点头。

    “臣没想到这群人为逐利,竟将心思放在了一条鞭法上,臣以为,应重惩重罚!”张居正也开口说道。

    这几日,张居正对商人们的行为甚是失望,气得痔疮都犯了。

    “臣附议!”

    一向好脾气的申时行都忍不住想要重惩这些寻新政漏洞逐利的商人们。

    小万历想了想,突然看向张居正。

    “元辅,咱们重惩这些商人,会不会让天下人愈加觉得施行一条鞭法后,银贵钱贱乃是真相?”

    “即使杀一儆百,还会有商人将‘以钱换银’当作买卖,而百姓也会下意识地存储白银,如此,白银只入不出,恐怕还会出现一两银可换一千五百文的情况出现,待折银交税开始,富人在底层百姓交税时,降低粮价,税毕之后,再提升粮价,一来一回,百姓还是将入不敷出!”

    小万历此话,一下子将张居正、殷正茂、申时行噎住了。

    在金钱诱惑下,朝廷的法令可能就是一张废纸。

    严惩严罚,极有可能起到反向作用。

    以钱换银之风潮,一旦在整个大明蔓延开来,全民囤银,那就不是杀一儆百能解决的了。

    这时。

    户部左侍郎刘斯洁站出来说道:“陛下,此问题的根本之患,还是我朝存银不足,若白银足额,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臣建议,在一条鞭法施行、确定折银征收时,增设经商港口、建造海船,放开海洋贸易,允许民间船只下海经商,令海外白银流入大明!”

    听到此话,沈念的眼睛不由得亮了。

    这正是他想说想做的,没想到一向保守的刘斯洁也想到了这种方式。

    “开海?”小万历不由得惊呼道。

    大明初立之时,因要防范海上的张士诚,朱元璋确立了“片板不许下海”的海禁政策。

    之后,在永乐年间,虽有郑和下西洋之壮举,但也只是海上的朝贡贸易,主要为宣扬大明国力,海上商贸并未发展起来。

    后来,随着嘉靖年间倭寇的侵袭,一度再次形成了“片板不许下海”的海禁制度。

    到了隆庆年间,虽有隆庆开关,打破了海禁,但也只是港口贸易,海洋上商业贸易的发展依然非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