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0282章:喜极而泣!全国丈田,如期完成,增田百万余顷

第0282章:喜极而泣!全国丈田,如期完成,增田百万余顷

    第0282章:喜极而泣!全国丈田,如期完成,增田百万余顷 (第1/3页)

    十二月二十日,天气越来越冷,年味越来越浓。

    随着开海引银令的颁布,民间银贵钱贱、以钱换银的不正之风彻底被缓解。

    那些损失惨重的黑心商人根本不敢抱怨,但凡诋毁开海引银令一句,便会被锦衣卫找上训斥一番。

    与此同时。

    在不知情下被换走口袋存银的乡里百姓成为了幸运者,多得之钱,足以让他们在过年时多扯两尺布,多割两斤肉。

    因明年便是三年大考,今年年底汇聚于京师的学子尤多。

    京师内,繁华一片,甚是热闹。

    往年这个时候,京师的官员们大多已开始置办年货过年。

    但今年却完全不一样。

    开海引银令一出,需要多个衙门协同做准备工作,如率先开放哪些港口,率先针对哪些国家出口哪些商品,如何制定海上贸易条例,海军船队如何筹建等。

    各个衙门都忙得不可开交,以便明年年初许多计划都能直接执行。

    六部之中,最忙碌的不一定是户部,但最焦虑的一定是户部。

    再有十日,便是全国丈田两年之期的截止日。

    虽然朝廷已派出精武卫,但到底能不能如期完成丈田任务,还是个未知数。

    ……

    户部衙门,后堂。

    一面白色墙壁上,悬挂着一块块木牌。

    每块木牌上都撰写着行省名与丈田的耕田增额,如:河南承宣布政司,64324顷。

    凡悬挂于上者,皆代表已完成丈田任务。

    比如河南,已确定丈田之后田亩增额为64324顷(以隆庆五年鱼鳞册数据为原有额度)。

    而今,还差山东承宣布政司、陕西承宣布政司、甘肃承宣布政司、南直隶、云南承宣布政司五地的耕田增额未曾统计出来。

    而在这些木牌的中间,悬挂着一块约是其他木牌五倍大小的空白大木牌。

    待户部将大明两京十三省所有耕田增额的总数统计出来,在明年元日到来之前撰写于大木牌之上,就算如期完成丈田任务。

    殷正茂已从内阁搬到到户部,目的就是第一时间,将耕田增额的总量汇禀上去。

    此刻。

    小万历很焦急,张居正很焦急,户部所有官员都非常着急。

    但也只能干着急。

    人事已尽,只有听天命。

    或许有精武卫还在忙碌地清丈与统计,或许统计出的耕田增额奏疏已经在某条官道上飞奔。

    ……

    十二月二十五日,清晨。

    北直隶,保定府,尧东商行的一处分行中。

    上百名员工排成长队,脸上皆是笑容,而周边围观的百姓也甚多,且一脸羡慕。

    今日,乃是这一处尧东商行分行员工领取月钱与奖赏之日。

    院落中为他们发放月钱与奖赏的乃是尧东商行的东家,沈尧山与顾东行。

    因前段时间银钱兑换之事,此尧东商行分行表现卓越,无一名员工参与以钱换银之行为,沈尧山与顾东行特地赶来奖赏他们。

    依照尧东商行的行规,所有伙计在行内做事六个月以上,年底腊月都将发放两个月的月钱,多发的一个月月钱,又叫做年钱,以备过年所用。

    此外,因这些员工表现优秀。

    又赏赐一人两丈布、五斤肉,外加十斤干果。

    对家境殷实的地主士绅而言,这点奖赏或许很一般,但尧东商行的员工,多为做苦力者。

    在他们未曾来到尧东商行前,一年都难以为媳妇、孩子换上一件新衣服,让家人吃上一口猪油,但进入尧东商行后,日子愈来愈好,渐渐都有了储蓄,甚至有人已从村里搬到了县城。

    在北方的县乡村里,但凡未成亲的尧东商行伙计,都是香饽饽,十里八乡的清白人家都愿将女儿嫁给尧东商行的伙计。

    毫无疑问,尧东商行已是对员工最好的商行。

    这两年,尧东商行也被许多黑心商人所恶,他们想方设法找尧东商行的问题,甚至不惜污蔑。

    他们本以为尧东商行的靠山是沈念。

    后来在锦衣卫屡次帮助尧东商行解围后,诸多商人才知尧东商行的靠山是朝廷,是当今的皇帝。

    近半年来,尧东商行发展得顺风顺水,俨然已将黄河以北的商贸彻底盘活起来,将一些农产品、工艺制作品等全都卖入了大城市。

    ……

    近午时。

    沈尧山与顾东易为员工们发完奖赏后,坐在一间茶室内休息起来。

    沈尧山看向顾东易,道:“顾兄,我已拟好了尧东商行归公文书,待年后,便交给陛下!”

    顾东易点了点头。

    “咱们明年再忙碌一年,便回钱塘养老,该是放手的时候了!”

    沈尧山和顾东易起初萌发兴盛北方商贸的念头时,只是为了能帮沈念在仕途上走得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