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3章:书摊上的名著!射阳山人的六十万字巨作 (第3/3页)
中年摊主一脸为难地说道:“这位公子,此书稿乃是非卖品,你若喜欢里面的内容,咱们可以谈一谈能否将其刊印成书,若不能,就只能等待下一位有缘人了!”
“刊印成书?书稿,小道也,闲暇时解闷而已,我是看着内容有趣,准备出恭时翻阅翻阅,你竟想着刊印,真是痴人说梦,给你二百文,应该足够了吧!”
说罢,蓝袍年轻书生扔下二百文钱,拿起书稿就要离开。
就在这时,一名身穿青衫的书生走了过来,高声道:“强买强卖,恐怕不合适吧!”
青衫书生走到蓝袍书生的面前,微微拱手。
“兄台,诸多文人都有著书之好,因无钱刊印,故而常将手抄文稿放于书摊之上,等待有贵人买断书稿,助其刊印,你若不能帮其刊印,还是将书稿放下吧!免得毁了一个文人的印书梦!”
“哼!此事与你何干?”蓝袍书生冷哼一声,就要快步离开。
唰!
青衫书生快步挡在他的面前,瞪眼道:“放下书稿!”
“书市之上,以手抄稿博贵人刊印者甚多,皆不单卖书稿,你这个道理都不懂吗?”有围观者看向蓝袍书生质问道。
这些年,大明民间文人著作之风甚浓。
然大多无钱刊印,故而便将一部分手抄稿放于书摊,等待被一些书坊主人发现。
这些人发现中意有可能畅销的手抄书稿后,会将其高价买断,然后刊印成书售卖。
当下街头市面上的很多,都是以此等形式刊印传播的。
蓝袍书生脸色发红,觉得甚没面子,但又不愿认错妥协。
他朝着面前的青衫书生走近一步,然后压低声音说道:“吾乃今年应届举子张泰征,家父凤磐公!”
蓝袍书生不是别人,正是已致仕的凤磐公张四维的次子。
张四维虽已致仕,但名声仍在,京师的门生故旧仍在,张泰征展露出身份,希望后者能退后,让他迅速离开。
青衫书生听到张泰征自报家门后,不由得冷笑一声。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凤磐公的二公子,莫说凤磐公已致仕,即使仍在内阁,你也应将书稿放下,然后向书摊主人道歉!”青衫书生的声音非常大,丝毫不惧将此事闹大。
张泰征气得脸色铁青,没想到碰到一个混不吝。
周边围观者听到有人与凤磐公的二公子出现了矛盾,纷纷都围了上来。
这种热闹,京师百姓最爱看。
青衫书生看向张泰征,高声道:“二公子,我也是今年的应届举子,我叫魏允中!”
“他……他就是魏允中?”人群中有人惊讶道。
“魏允中?”沈念听到这个名字,觉得有些熟悉,仔细一想,想起了一句话。
“非魏允中第一,无伐鼓以传也。”
此话的意思是:如果魏允中不是第一名,那官府就不用击鼓宣告榜首之人了,意寓:魏允中必为榜首之人。
此话出自三年前文坛领袖王世贞之口。
他在魏允中参加乡试前,称对方会高中解元,在放榜之后,魏允中果然为乡试解元。
而今年,魏允中也是状元的热门人选。
两个应届举子,一个是前阁臣之子,一个是状元热门,他们出现矛盾,大家自然都爱看。
张泰征自知无理,当即举了举手中书稿,看向那摊主道:“买断此书稿,助其刊印成书,要多少钱?”
“至少刊印一千本的情况下,买断此书稿,要二百两银!”
“什么?二百两银,你是穷疯了吗?”张泰征瞪眼道。
魏允中听到“二百两”的买断价,也不由得一愣。
当下,一个知县一年的俸禄也不过是四十五两银,一个普通城市居民一家一年的生活费大约是二十两。
二百两白银,可谓是天价。
要知,二百两白银只是买断书稿价,签订协议后,还要刊印一千本以上,而这一千本书售卖后,盈亏都是买断书稿者自付,与书稿主人没有关系。
那摊主解释道:“你手中的手抄书稿只是试读部分,此书稿总字数约六十万字,乃是我一位故人倾尽半生所写,其值得二百两银,你若不愿买断,就将其放下!”
张泰征眼珠一转,看向魏允中。
“魏允中,你不是觉得自己很有道理吗?要不你将此手抄文稿买断?”
魏允中冷哼一声。
“莫激我!你若不买,只需将书稿放在原处,然后向摊主道歉即可,不然,你今日走不了!”
张泰征看了看手中的书稿,高声道:“此等厕余,本公子不要了!”
说罢,张泰征将书稿扔了出去,然后转身就走。
“无耻!”
魏允中一个箭步冲了过去,拉住张泰征的手臂,道:“向摊主道歉!”
张泰征顿时大怒,回过身就给魏允中一拳,魏允中躲过后,与其扭打在一块。
而此刻,这个手抄书稿恰好落在沈念的脚前。
沈念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书稿内容能长达六十万字,且要价二百两买断银。
他打开封面一看,一行字映入眼前:西游记,射阳山人著。
“这是……吴老爷子的著作?”沈念面带惊喜。
他清晰记得吴老爷子身死十年后,因《西游记》手抄本在民间传播甚广,才使得一家书坊对其刻印,之后迅速成为了大明的畅销书。
最初版本的字数正是六十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