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八章 鲍德温的一日(下) (第2/3页)
在每天清洁肠道的时候都变得顺畅了。
“你来去匆匆是有什么事儿吗?”
“这并非您的旨意,或者是我父亲给的命令,就是一桩私事。”大卫有些不好意思说,而后他又不自觉的看了塞萨尔一眼,“您知道这次远征,伯利恒的安德烈骑士和他的侄子也都要参与吧。”
这是当然的,安德烈主教是圣墓骑士团中的司铎长,平时的时候,他可以代国王管理周边的领地。但在出征的时候,他必然要伴随在国王(圣墓骑士团的大团长)身侧,他的侄子也是参与远征的骑士之一。现在就随同他的叔父驻扎在圣墓大教堂。
安德烈主教有一封书信要他送去给伯利恒的骑士总管,这位总管这次没法参加远征了,他之前才受了伤——虽然教士们已经为他治疗过,但无论是内脏还是那道裂开的口子,都必须让他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静养。
安德烈主教正好把他留了下来,让他监管伯利恒的异教徒与异端,免得他们在大军远征的时候,弄些什么阴谋诡计——这次朗基努斯骑士也要跟着一起出征。
这个骑士恰好巡逻在外,他听说了大卫要去伯利恒,就嘱托给他了一桩重要的工作——请代他送一份礼物给正在伯利恒的达玛拉。
达玛拉曾是塞萨尔宣誓过忠诚的贵女。
虽然人们一向推崇的是,骑士与贵女能够达成的是精神上的羁绊,而非欲望中的沉沦,但一个年少秀美的骑士,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他们之间产生恋人般的感情也实属寻常。
这也是为什么,杰拉德的大家长,达玛拉的父亲坚持反对达玛拉与塞萨尔之间的婚事,令得很多人迷惑不解的原因。
达玛拉今年也十六岁了。对于一个女孩来说,她应该尽快出嫁,但要让安德烈主教的侄子因此拒绝远征是不可能的。
或许是为了表达自己ide歉意,安德烈主教的侄子为达玛拉带去了一件精美的圣物。据说是曾经的圣女亚历山大的亚加大带过的——是一枚黄金镶嵌红宝石的小车轮。
在亚拉萨路以及周边地区这种所谓的信物很多,而且黄金车轮光华璀璨,宝石圆润透亮,不太像是其他圣物那种陈旧而又晦暗的模样。
大卫只猜想,这肯定是一个年少慕艾的骑士,特意为他的未婚妻寻找来的礼物,达玛拉在看过信和礼物后,也马上写了一封信回复给他,并且将自己的当时佩戴着的头纱取下来作为回礼。
他才从他的这个新朋友那里回来,安德烈主教的侄子一见到达玛拉的回礼就欢喜万分,立即将头纱捧在手中亲吻,并且发誓要将它系在自己的脖颈上,除非有人砍断了他的脖子,不然他绝对不会取下来。
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无论是塞萨尔还是鲍德温都下意识的一蹙眉。他们原先是不相信这些谶言或者是预兆的,但大战在即的时候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是令人有些忧心。
鲍德温已经决定将这个年轻人调到自己身边,让他和亚比该待在一起,想必亚比该在面对危险时所具有的敏锐嗅觉,能够给予这个年轻人不少帮助。
“我还听说,我们可能会遇上萨拉丁,是吗?”大卫问道,这有些僭越——他暂时还不是鲍德温的大臣。
“不奇怪,原本也在我们的预设之中。”
攻打大马士革这样的城市是不可能完全隐瞒讯息,要让上万人的大军,犹如雷霆一般骤然降临到城池前,这是上帝才能够做得到的事情,绝非凡人的力量能够触及。
从两年前起,鲍德温就开始筹备这次远征,而这些消息也如同鸟儿携带谷物那样被商人携带到了大马士革。大马士革也一早开始准备粮食、水、油脂、木炭、煤甚至砖石,以及其他防守必须的器械和储备,周围的民众也在最后一次小麦收割后,连同他们的收获匆匆躲入了城中。
大马士革也不会如此轻而易举地坐以待毙,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那位被强行架上大马士革城主之位的倒霉鬼拉齐斯,在萨拉丁离开后,人们都以为他坚持不了多久,没想到他借助着父亲以往的人脉与成就,居然也咬着牙坚持到了现在。
只不过如今他也已经是强弩之末,听闻这个噩耗,拉齐斯毫不犹豫地向四面八方投去了求援的信件。从摩苏尔到阿颇勒,从阿颇勒到哈马,从哈马到以德利卜……但他投出去的信件多数石沉大海,不是这些人不想救援大马士革,而是他们不是自身难保,就是不愿意在这种时候因为与十字军战斗,而导致自己军力削弱,反而被他人黄雀在后。
最后这位仁兄也只能将希望的目光投向埃及。
萨拉丁也确实回应了他的祈求。
所以,这场战役与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不同的是,他们所面对的难题并不是大马士革,而是萨拉丁这个正值盛年的老将,他之前就曾经以努尔丁将领的身份与意欲夺取埃及的阿马里克一世相争数年。
现在他已经成为了埃及的苏丹,拥有了一支令人恐惧的大军,对于这场战争,他同样充满着对胜利的渴望。
十字军不可能在知道有这么一位大敌的情况下,继续毫无忌惮的攻城,除非他们确定能够在三天之内拿下大马士革,但他们都知道这不可能。
这也是鲍德温,要在下午和大臣们讨论的重大事件之一,他们时刻监视着萨拉丁大军的动向,并且在地图上标示出来,可以看得出,他们只怕无法越过萨拉丁攻打大马士革。
事实上,这场战争已经不再是攻城战,而是一场阵地战。他们要击败萨拉丁,并且保有自己的力量,才能够征服大马士革。
这对于亚拉萨路的新王来说,可以说是一场比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