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 初阶六边形战士 (第1/3页)
别说是泽野弘树满脸疑问,就连在场的赛车学员,见到陈向北磨磨唧唧寻找设置选项的操作,都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
“这陈向北到底会不会开模拟器?”
“中国应该没有这种尖端模拟器,他别说开了,估计连见都没有见过。”
“应该是没见过,很明显能看出来不太熟练。”
“他要是没开过模拟器的话,为什么对铃鹿赛道会这么熟悉,从地图上看的吗?”
不知道谁提出这句话,瞬间把在场学员给问懵逼了。
提高赛道熟练度只有两种方式,要么就是实地驾驶训练,要么就是模拟器训练。
陈向北要是经常来铃鹿赛道,有这种圈速恐怕早就被招入赛车学院,就仅剩下模拟器这一条路。
如果没有开过这种拟真度高的尖端模拟器,靠着地图或者电脑玩具能练出这种效果吗?
没有人回答这个答案,理智觉得不可能,现实却出现了这么一个“妖孽”!
不过随着陈向北设置的调整,泽野弘树跟中岛悟两名曾经的顶尖方程式车手,推翻了脑海中之前的怀疑,脸庞下意识流露出震惊的神态。
因为陈向北设置出来的这些赛车参数,基本跟计算机模拟的赛道理想圈参数一模一样!
正常情况下尖端模拟器赛车参数,是由车队工程师制作出一个等比例百分之六十的模型,放入风洞中进行测试。
然后通过各类传感器收集数据,再把各项参数封装成赛车的虚拟模型,放入赛车模拟器中央电脑里面,这样就在屏幕上出现了辆参数完全一致的虚拟赛车。
往往在车手正式模拟训练之前,工程师会让赛车在模拟器中自主运行,跑出来一个绝对速度的理想单圈作为目标圈速。
通常情况下,车手的速度会比理想单圈慢很多,这时候就得工程师通过参数对比,对车手的操控跟调教参数进行修正,力求达到无限接近理想单圈的效果。
车手、工程师、模拟器三方合作,形成了一套闭环调校系统,这就是赛车模拟器对研发跟车手练习带来的帮助。
现在陈向北自己设定的赛车参数,连跑都还没有跑,更没有跟赛车工程师进行参数对比,就已经无限接近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数据。
看来宫本志雄情报没有错误,陈向北确实经过长时间模拟器练习!
四轴座舱内的陈向北,自然不知道泽野弘树跟中岛悟的惊叹,他更多还在庆幸雷诺初级方程式赛车,十几年下来性能基本上大差不差,很多后世的参数都能用得上。
不像F1那样,单单一个引擎缸数,就从V10到V8,再到后面的V6混动。
气动方面,更是从空力车转为了地效车。
这种隔几年就大改,陈向北根本就不可能做到记住所有参数,想要调校就没这么方便了。
还好陈向北专业英语很不错,再加上模拟器的基础设置逻辑类似,他最终摸索着把赛车参数输入进去,然后按下开始键进行自己的第一场模拟器试跑。
由于模拟器只能做到瞬时变动,无法完全模拟高速弯带来的持续G力施压,可以说把陈向北的短板给暂时弥补上了,他能更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