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 前往东京的行动 (5K) (第1/3页)
别的想法?
听到陈向北嘴中说出这句话,中岛悟脸上神情有些意外。
要知道某种程度上来说,车队跟车手关系并不平等,车队往往掌控着绝对话语权。
特别是本田这样的顶级汽车厂商,能给你一份车手合同就称得上相当优待,双方根本没有谈条件的空间。
“向北,我觉得你可能没有理解本田正式车手的价值,有些时候想法不能太多。”
面对中岛悟的提醒,陈向北点了点头道:“中岛校长,我很清楚本田正式车手的价值,以及本田集团能给我带来的技术支持。”
“但我更想采取另外一种方式,来进行双方合作。”
合作?
听到这个词汇,中岛悟嘴角不由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笑意。
年轻人想要跟本田集团合作,还真是有点意思,近些年陈向北可能是第一个。
带着一丝好奇心态,中岛悟双手一摊道:“说说看,你打算怎么合作?”
“我想要成为中岛企划的车手!”
说出这句话后,陈向北脸上同样流露出玩味笑容。
他当然知道自己没有跟本田谈判的资格,陈向北想谈的是私人车队!
听到陈向北这句回答,中岛悟心中好奇更甚了。中国年轻人葫芦里面到底卖什么药,本田集团不签,却想着签约自己的私人公司?
“向北,给出说服我的理由。”
中岛悟没有答应,更没有直接拒绝,他想听听陈向北能说出点什么东西。
“理由很简单,恰恰因为本田集团的庞大,合同范本能给车手谈判的空间很小,我期望能获得在车队里面的一定自主权。”
“不可能。”
面对陈向北这个想法,中岛悟直接给予否定,这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除非你是达到F1世界冠军这种层次的车手,亦或者自己就是资本组建车队,才会让车队妥协过度一部分自主权。
否则正常情况下,车队不可能让车手掌控自主权。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车手要是有自主权,那车队指令还听不听?
“我不是想要领导车队,仅仅是期望通过合作的关系,挑选更为合适的团队成员。”
陈向北解释了一句,他当然清楚车队属于强势方,自己这种毫无名气的小角色,压根没有多少谈判的资本。
他只想在目前阶段,车队内部拥有一部分自己人,来日掌控更多的筹码之后再进行谈判。
“什么岗位?”
“维修技师。”
听到是维修技师,中岛悟的神态稍微正常了些。
车队里面最下层的普通技师,并不算车队核心成员,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技术背景,仅需要具备赛车知识跟车辆普通维修水平即可。
正常情况下,车队维修技师的流动性本就很大,还有几率存在一部分兼职人员,陈向北这个要求不算过分。
“那你为何要选择中岛企划?”
如果单纯为了熟悉的维修技师,陈向北压根没必要放弃本田这颗大树,选择私人车队中岛企划,肯定另有原因。
“还是最初的理由,我需要一定的自主权,哪怕承担赛事花费。”
“专业赛事公司里面,除了中岛校长,我也不认识别人。”
陈向北说了句实诚话,他能选择的余地不多,有实力基础的只有中岛企划这么一家公司。
当然,陈向北还有一句心里话没说,中岛企划属于本田阵营中的一员,关键时刻依旧能得到来自于本田的技术支持,无非换汤不换药。
“自主承担赛事花费,这就是你的合作筹码?”
“嗯,再加上分成条款不变!”
这个世界上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钱的买卖没人做。
陈向北想要塞入原华赛的技术人员,为将来中国自己的赛车团队打下基础,那么必然得付出资金跟诚意。
否则别人凭什么帮你培养赛车团队的基础人才?
自费加赞助分成,就是陈向北展现的诚意。
对于现在的中国赛车而言,钱有办法搞到,专业人才却没有渠道跟门路。
华赛体育之所以失败,在于它的运营模式接近于合资,日方跟中方其实在公司内部,依旧属于两套完全不同的体系。
同样的坑陈向北肯定不会踩,如果能得到本田(中岛企划)的协助,跨过最为艰难的自主第一步,接下来就会顺畅很多!
面对陈向北开出来的条件,中岛悟脸上神情陷入沉思。
说实话,早在陈向北展现出雨地跟赛车模拟器圈速的时候,他就有想过签约这名中国车手,成为自己中岛车队的一员。
可是随着陈向北表现越来越出色,他反倒放弃了这个想法。
原因在于中岛车队的参赛项目,全部局限于日本本土,并没有海外扩展计划。
陈向北身为中国人,很明显没有留在日本,长时间参与本土赛事的想法。再加上他拿到了通往欧洲的门票,接下来一切顺利的话,将会以佐藤琢磨的经历为模板,冲击方程式最高殿堂F1。
这样中岛悟就没有跟陈向北的签约基础,双方的目标并不相同。
“向北,中岛企划无法签约你。”
中岛悟给出了最终答复,虽然他很好看陈向北,也不可能为他一人展开海外计划。
听到这句答复,哪怕陈向北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