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主场排位赛来临 (第2/3页)
听着特鲁利的回答,奥德托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想说些开解的话语,两人关系好像没那么深,更何况他身处陈向北的阵营,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利益冲突。
可身为首席比赛工程师,什么都不做又不太正常。
这就是为什么,奥德托本质是只适合当个策略组的技术派,而不应该成为车队管理层成员。
管理层需要那种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虚伪。
“OK,准备上车。”
奥德托招呼了一句,终究还是没有把开解的话语说出口。
他不是一个矫情的人,更不是虚伪的人。
特鲁利身为一名老将,他理应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如果没有,那就意味着不再适合呆在F1围场!
时间来到了下午13点58分,陈向北跟特鲁利两人都坐进了赛车,伴随着外置启动电机的旋转,丰田引擎如同苏醒的巨龙一样,发出了自己低沉的嘶吼。
电子计时牌上数字一秒一秒跳动着,当来到14点整的时候,出站指示灯变成了绿色,意味着为期一个小时的三场排位赛开启!
“特鲁利,率先出站。”
奥德托当即下达了车队指令,他让特鲁利首先发车去做飞驰圈。
虽然矫情开解的话语没有说出口,但在实际操作中奥德托还是考虑了特鲁利的适应情况。
多跑一个飞驰圈,能更好熟悉跟掌控赛车。
“COPY。”
简单回复了一句,特鲁利一脚油门冲出维修站。
陈向北则是按兵不动,他练习赛的圈速已经证明了,至少不存在什么Q1淘汰的可能,完全可以等排位赛末期才跑个飞驰圈。
当然,这样做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保护引擎。
超功率模式对于引擎寿命的压榨超乎想象,可能就是简单几个飞驰圈,就将突破爆缸故障的临界点。
亦或者换一种方式说,F1这种为了赛道而生的“怪物”,为了减重跟速度以及性能极限,本身就对发动机堪称玩命一般的压榨。
哪怕没有超功率,动力单元很多时候也处于爆缸的边缘。
别看后世F1比赛平均每场故障率,大概就百分之十到二十的样子。
事实上早期F1故障率能高达惊人的百分之三十往上!
这就是为什么,普罗斯特会冠以“教授”的名号,极端崇尚保守风格。
原因就在于早期F1赛事,很多时候你只需要把比赛跑完,就能顺顺利利拿到积分,那为什么还要去玩命呢?
反之也证明了塞纳的伟大。
他不屈服于安稳跑完拿分,而是追求极致的速度跟战胜对手!
陈向北就这么坐在F1座舱里面,抬头看着挂在墙上显示圈速排名的屏幕,阿勇跟磊哥两人则是拿着吹风机,对准TF110赛车进风口给引擎主动散热。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屏幕上面出现了一个个车手的名字,以及他们飞驰圈做出来的圈速。
第一名的位置,赫然显示着汉密尔顿的名字,以及迈凯轮车队的名称。
后世著名的“刘一圈”,展现出他天赋带来的绝对速度,再搭配上数一数二性能的迈凯轮赛车,几乎只要去推,就能跑出前几名的圈速。
汉密尔顿的最快圈是1分32秒655,还没有自己第三节练习赛跑得快。
不过这也很正常,受限于赛道交通状况跟橡胶抓地力环境,第一节排位赛车手们往往都不会跑出特别惊人的成绩,而是越到后面越快!
仅仅过了大概半分钟的样子,汉密尔顿的最快圈就被库比卡给夺走。
这个孩童时期的老对手,同样有着绝对速度的天赋,却受限于雷诺赛车的性能。
比拼极限确实跑不过汉密尔顿,但那个最快圈还是问题不大。
当然,库比卡的榜首位置同样没能保持多久,维特尔、舒马赫、阿隆索,乃至于巴里切罗等人都纷纷超越。
最快圈就跟走马观花一样,疯狂的更换着车手。
四大车队确实很强,可在赛季前半程中小车队,同样有着挑战乃至战胜他们的机会。
原因就在于,中小车队的落后,更多是中期升级跟不上大车队。
赛季初期的原型车,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