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有点不对劲 > 第127章 改变文明

第127章 改变文明

    第127章 改变文明 (第3/3页)

为人类的科技,是远远无法将太阳光的热能,利用到这么离谱的地步。

    这就堪比物质与反物质的结合,两者湮灭并释放出高能光子,其释放的能量,谁都知道是异常恐怖的。

    是不匹配它的体积的。

    但现在,却不是反物质。

    而是利用了这样的性质,实行了大幅度的优化热能转换,并看似能大规模的量产。

    这个,就是跨时代了!

    因为阳光是近乎无限的,那么能源也是无限的!

    众人心里想着,都像是看神仙一样看着张总,是真的想知道张总的大脑,是不是‘量子力学的具象化体现?’

    “这就是光合作用。”

    同时,张逢看到他们都在发呆后,倒是稍微开口说了一句,想要打散这个冷场。

    并且张逢也觉得,等冷场过后,大家最多会说,‘这电池真好!真厉害!张总真厉害!’

    再不济就爆个粗口,说一句‘我操,这电池能让二氧化碳减少!我们空气更好了!’

    但实际上,张逢想错了。

    这些人大多是震撼到沉默了,要么就是激动到手舞足蹈的失声。

    和当时的强化药方出现差不多,甚是还要更激烈一点。

    毕竟,这是属于科技,是他们所认知的领域,所以他们懂得更多,并知道这种材料完全是超时代的!

    “张……张总……”

    这时,老刘是一手拿着毛巾擦汗,一边有些震撼的问道:“这个……z……电池……它……”

    老刘心里有很多话想说,但电池能影响的事情太多了,他一时也说不上来。

    “让计划部给报告吧。”张逢看到他们都在沉默,倒是把军服口袋里的笔记本拿出来,“我到时候看计划总结。

    至于笔记本,你看着办吧。”

    ……

    一天后。

    计划组那边给出了报告。

    办公室内。

    张逢扫了一眼,也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激动了。

    因为按照正常推算。

    当z1电池普及后,传统能源可能会直接崩溃,我朝的风电、核电,直接就失去竞争力了。

    尤其全球一些大型的运输机构,也可能会破产重组。

    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行业风暴,甚至牵扯到了各个官方的能源开采。

    一些官方的煤炭与石油经济之类,基本就崩溃了。

    然后,好的事情是,我朝高原那边,会建设全球最大的电网铺盖。

    并且大部分的设施,都可以脱离电网运行,大数据中心的能量消耗直接大幅度衰减。

    所有的超级计算机,在不考虑损耗的情况下,也可以解放最大的算力,实行无限运行。

    这都是好事。

    并且计划部还给出了未来延伸。

    如果理论上,一切正确,一切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且z1能再优化一下,能提供更多的电量转换,或者更大的储存下。

    那么当全球铺上z1电池后,整个社会就会达到理论上的‘负熵文明’。

    相当于‘能源的量,成无限’,也相当于与太阳签订了一份‘永续化’的能量契约。

    总体来说,就是整个世界的文明体系都变了,直接成了另一种科技文明,‘无限能源’的新文明体系。

    而不是小小的减少一些二氧化碳,以及电力运输,更不是多种几块药材地。

    但现在,整个数据中心都在捂着这件事。

    因为这个东西,它要是放出来,不亚于杀死了各朝的石油巨龙,但同时自家又释放出了更恐怖的能量恶魔。

    那时候,能享受更大太阳光的土地面积,就是新的资源。

    土地越多,能源越多。

    这个必定是非常混乱的局势,就不可能是一两句话就完事了。

    只是张逢这边,不想关心各朝局势,反而想起了陈天才。

    他如果出现在现实,又发明出来了这些,那么别说是保送上北青,就算是直接当上全球的各院校长,都没有任何问题。

    这个人,已经是整个世界的人类财富。

    和座上客一样,他已经完全‘超标’了。

    一个人足以影响一个文明的进度。

    ‘冒险世界的奇人真多。’

    张逢心里想着,把报告书合上。

    至于什么各方局势,这个不想,没用。

    有那扯皮的功夫,不如自己多练一会功。

    反正资料已经报了,剩下就是自己背后团队的事了。

    再者,专门背回这个科技,不就是为了自己更好练武,让全民更好练武。

    如果因为这事,再耽误自己练武,那就是前后颠倒了。

    张逢心里很明白,能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之后几天。

    我朝很猛,完全没有捂着,而是直接开造。

    只是面对这种新型的科技,完全新的公式化理论。

    科研人员们因为一开始不熟悉,所以想大规模的量产,还是比较难的。

    但手工上的抄作业,照着张逢的电池去造,这个是完全没有问题。

    于是,人员是必须要多。

    老刘在当天就写了报告,调国内最顶尖的电力学等等专家,在数据中心成立了‘3号厅’。

    主攻电力等科技研发。

    并且要尽快制造第一批z1电池,以及将z1尽量实行量产化。

    如果有可能,也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尽量实现再优化。

    同一日。

    地面基地附近,开始建立几座属于数据中心的‘私有’军工厂。

    包括z1的量产方案与制造等等,也分部到了全国一些军工与国企内。

    大夏速度,是绝对快的。

    不过短短十天,数万块z1电池被秘密送到数据中心。

    这一日。

    数据中心成为了第一批受益点,也是新科技时代的试点,开始替代传统电网模式。

    一些电力器材等设施,也更替成了新的计算机。

    算力直接拉满。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