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造出‘灵’ (第1/3页)
这场全民算力狂欢,一直持续了一年多,并且在今年的夏天越演越烈。
也在张逢回归的一年又七月。
这日上午。
张逢实在是算的头疼,想出来转转圈。
这刚出基地,就是一股汹涌的热浪扑来,并且还有‘哗啦啦’的机器吵杂声。
一眼望去。
好家伙。
张逢看到基地上方像是建房子一样,堆的全是算力机器与Z1。
这个景象,让张逢有一种看‘末日科幻片’的感觉。
就是那种地球上已经没有人了,全是机器在运作的感觉。
同时,张逢也是没有想到,自己的号召力竟然这么强,更是没有想到‘灵气’一词,对于大家的影响会这么深。
但想想也是,只要研究出来,就百分百的延寿几年。
这个能加寿命的事,还用多说吗?
况且自己都研究出来这么多跨时代的东西了。
那么所有人必然也是相信自己可以研究出来灵气的。
可是说实话,张逢感觉压力很大。
虽然自己也是对自己有信心吧?但这样来搞,全民来搞,万一没出效果,这可怎么办?
真的,不是说自己的声望会怎么怎么样。
而是自己之前不管是练武大数据,还是药方普及,又或者是Z1,再或者是医药。
说到底,都是想要‘利民’。
但现在,其实已经算是劳民伤财了。
再说句真的。
自己现在都不敢去看数据中心的财物报表。
因为在一年多前,项目刚起步两个月,哪怕有Z1的无限能源兜底,科研费用也达到了‘七百亿’的‘百亿’级别支出。
当然,这个是不算Z1的制造成本之类。
之后,第六个月,又随着全球机构加入,再加上全民的加入。
直接蹦到了万亿级别。
毕竟其他的国家,还没有实现Z1普及。
他们是真的拿能源在顶。
然后现在又一年过去。
报表已经不用去看了。
因为光是眼前的几栋‘小楼计算机’。
这造价已经是千亿级了,而大夏各地有一千座这样的小楼。
其余各朝,每朝最多就10~50座。
因为他们供养不起这些‘喝电大鲸鱼’。
它们的制作工艺里面,加入了Z1的量子计算材料,一座,就是一个省的用电量。
而现在,Z1紧缺。
但只要计算出来,课题破解,那么这些被小楼拴着的Z1们,是可以实现全球国家的Z1普及。
甚至还有部分Z1,可以实现十万居民的民用。
前提,是大家不在乎二手的Z1。
或者换一个说法,‘曾经为全球立过功的Z1’。
与此同时。
张逢一边想,一边望着小楼,那排风扇吹得,这基地门口的夏天,最少被上升10度。
又在远处。
军事基地内的战士们,都在跑来跑去的拿冷却液。
小楼需要不停的更换冷却,实现快速降温。
因为可爱的科学家们为了速率,让这些小楼都开启了算力超频。
当然,也有保护机制,当温度超过一定程度的时候,会直接关机。
毕竟一座楼一千二百亿。
是真的能超的起,但烧不起。
“张总……”
正在张逢观看这个小楼的时候。
老刘从远处小跑过来,后面跟着他的一帮子警卫员。
他们也背着冷却液。
“瘦了,都瘦了。”
张逢看了看老刘,还有他的警卫员们。
自从小楼建好,差不多快一年没见了。
“哈哈……”老刘还晒黑了,并且准备回话前,也不忘正事,先让人去更换冷却。
等正事进入正轨。
老刘才抹了抹脸上的汗水,向着张逢倒心中苦水,“张总,这个灵气……”
他说着,其实想问这个到底靠谱吗?
毕竟都快两年了。
但想了想,还是不说了。
“我知道。”张逢明白他要说什么,并指了指数据中心那边,
“我今天上来前,特意去了网络数据的检测厅。
其实我已经看到了网上有很多人在质疑这件事了。
虽然都被数据中心屏蔽了,但我也知道很多人开始不信。
毕竟咱们之前的研究,都是几月内出效果。
所以就给别人一种错觉,灵气一事也是几个月。
但现在并没有出现,那么质疑是正常的。”
“我觉得不正常。”老刘是完全向着张总说话,“您想想看,超导一事这么长时间,也没有任何进展,可也没有人说过这件事。
所以我感觉,有的人可能是故意抹黑您。”
“你这个就太个人偏向了。”张逢笑道:“因为关于超导研究,并没有影响别人。
可这次算是全民动员。
那么在所有人都有期待下,报怨是正常。
毕竟在他们想来,他们付出了,所以求一些回报,自然理所当然。
当然,我说的这个回报,不是各个官方为他们的电费买单与报销,而是最终的结果,比如灵气。”
“张总说得对……”老刘听到这个话,其实是有些愣神的。
因为他本来是想劝劝张总,让张总别为某些人生气。
但现在反而成了张总劝他别生气了?
“别想那么多了。”张逢还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准备去各省各地转转,一起吗?”
……
老刘没有跟着张逢一块去转圈。
只剩张逢坐着直升机,开始‘全国旅游’。
毕竟现在基地内有很多相关机构研究员与各朝官方研究员。
那么总是要有一位能‘一锤定音’管事人,在这边应对可能突发的各种情况。
又在这将近两年内,都是张逢在这,那么老刘是可以偷偷闲的。
但现在‘能撑起一片天’的张逢走了,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