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不过如此 (第2/3页)
老师善意地提醒着,“我们这边是不允许提前交卷的。”
    男老师见方知砚还是满脸诧异,好心提醒了一句,“你叫方知砚吧?”
    “嗯?是啊。”
    方知砚微微点头,刚准备说话,突然反应了过来。
    难怪!
    难怪这两个老师一直盯着自己,都是因为自己的名字。
    要知道,从实践考试的时候开始,方知砚的名字就已经开始在江安市崭露头角。
    后续的几个跨院会诊,高难度手术,多院联合,甚至是特殊病例的研究,都有方知砚的参与。
    如今方知砚这三个字,在东海省医学界高层的耳中频频出现,很难不让上面的人关注到。
    想必这次考试,也有人提醒了监考老师,自己在这个考场,所以他们才会对自己多加关注。
    想到这里,方知砚苦笑一声,只得是老老实实地开始重新检查自己的题目。
    这一次的题目,倒也出得可圈可点。
    好几个都极具迷惑性,考验着考生的综合素质。
    就比如病理学与药理学中的一题。
    长期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近期被诊断为肺结核,那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最可能与结核病的复发相关。
    这个题目,便让方知砚想起了崔老四。
    他也是因为早期的肺结核导致身体出了问题。
    而题目的选项同样有五个,羟氯喹,柳氮磺砒啶,甲氨蝶呤,英夫利西单抗,布洛芬。
    答案自然是英夫利西单抗,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他的难点就在于需要考生不是孤立地记忆药物不良反应,而是能够将药物的作用靶点和特定病原体的免疫清除机制联系起来。
    理解了深层次的病因学,才能够处理这道题目。
    而这题,也是当之无愧的难题,恐怕会有不少人在这一条题目上面失分。
    方知砚满意地翻了一遍卷子。
    老实说,让他来出卷子,可能会比这个更加难一些。
    但难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对考生的打击感也会更大。
    毕竟接下来还有三场考试,如果第一场就这么难的话,那对于考生心态的影响可是很大的。
    思来想去,题目也复查了好几遍,方知砚便收好东西,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闭目沉思。
    与此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