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展身手之农业改革抵抗天灾 (第2/3页)
,改良其结构,让破土更加轻松,减少耕牛负担,这样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一定的耕种效率。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抗旱的种植方法,选择耐旱的作物品种,合理规划灌溉时间和水量,最大程度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此言一出,大殿内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吃惊与疑惑。一位平日以学识渊博著称的礼部尚书,原本微微上扬的下巴此刻都快惊掉了,嘴巴张得大大的,半天合不拢,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古风,仿佛在看一个来自异次元的怪物,大声说道:“荒谬!这等歪理邪说,竟也敢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简直是对祖宗传承的大不敬!”
户部侍郎也站出来,手中的朝笏愤怒地指着古风,说道:“我朝农耕沿用祖法多年,从未出过差错,你一个毛头小子,仅凭几句不知所谓的理论,就妄图改变祖宗之法,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
一位年迈的老臣,手中的朝笏都不自觉地颤抖起来,他小声地和身旁的同僚嘀咕着:“这说的都是些什么呀?什么圆周运动,什么垂直作用力,老夫听都没听过。”还有的大臣交头接耳,小声议论,声音虽小,但话语里满是震惊:“这年轻人莫不是在胡言乱语,这些新奇的说法,实在是闻所未闻。”
皇帝原本威严的脸上,此刻也浮现出一丝惊讶,他微微前倾身子,眼睛紧紧盯着古风,试图从古风的神情中判断这些言论的真实性。皇帝心中暗自思忖:“这小子说的这些理论,虽然怪异,但听起来似乎也有些道理,只是祖宗传承下来的农耕之法,从未听过这般解释,实在让人难以捉摸。”
皇子则满脸骄傲地看着古风,心中对他的敬佩又多了几分。他在心里默默想着:“当初果然没有看错人,古风不仅有勇,还如此有谋,这些新奇的知识,说不定真能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古风面对大臣们的刁难,不卑不亢,拱手说道:“各位大人,草民所言皆是基于对农事的研究与思考,并无半分对祖宗的不敬。如今天灾当前,百姓受苦,若不尝试新的方法,又如何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
这时,工部尚书冷哼一声,说道:“空口无凭,你说这些方法可行,若到时毫无成效,岂不是浪费国家的人力物力,耽误救灾大事?”
古风挺直腰杆,目光坚定地看向皇帝,说道:“陛下,草民愿立下军令状!若改良后的农具和抗旱之法不能在半年期限内缓解农业困境,草民愿以死谢罪!”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大殿内回荡,让在场的众人都为之一震。
皇帝听了古风的话,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沉思片刻后说道:“好,朕就给你这个机会,若真能如你所说,缓解农业困境,朕定有重赏;若不然,即使你救了辰儿,也休怪朕不讲情面。”
得到皇帝的应允,古风心中欣喜,他知道,这是自己在这个世界施展抱负、拯救百姓的开始。随后,古风便有条不紊地开展起农业改革工作,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诸多困难接踵而至。
在打造新型水车时,尽管古风精心设计了图纸,但实际制作过程却困难重重。由于古代的工艺水平有限,要精确做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叶轮弧度和轴心部件并非易事。工匠们在加工过程中,多次出现尺寸偏差,导致叶轮转动时无法达到预期的平衡和动力效果。而且,当尝试增加水车的提水高度时,水车的框架结构难以承受更大的压力,时常出现散架的危险。在改良耕犁时,如何让犁铧既坚固耐用又能灵活适应不同的土壤状况,也成为一大难题。试用时,犁铧在坚硬的土地上容易变形,而在松软的土地里又会出现入土过深、难以拉动的情况。
开展农业改革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从购买优质的制作材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