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女帝失德 (第3/3页)
碑,碑上赫然书有‘天谴’二字,京城内外早已流言四起,称是上天降罪于我朝。”
“陛下,这是否预示着某种神意,臣等以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中众人,似乎在寻找共鸣——不消多言,立刻有人随之应合。
“臣附议!”工部侍郎梁至清踱出班列,拱手道:“这显然是上天昭示我朝近日失德之象,请陛下早日亲书罪己诏,以应天意、平民心!”
一时间,竟有数位官员附和,纷纷认为理应借此修德自省。
云墨染端坐不动,嘴角掠过一丝不明意味的冷笑。
罪己诏?上天昭示?
这群蝇营狗苟之辈口中的“神意”,她岂能不明白是假借天威来行迫权之事?
良久,她开口,声音平静,带着一丝凌厉:“罪己诏?诸位爱卿可真是好大的胆气。本宫倒要问了,只凭一块桥下石碑,敢言天意,尔等是否把朕当成昏聩之人?”
她的语气越来越冷,直戳人心。
一众官员面面相觑,原本胆大敢言的几人额上已见细密冷汗,竟无一句能反驳的话。
“陛……陛下明鉴,”孙成柏急忙拱手,态度连忙一转,“臣万万没有此意,只是此事流言蜚语已近民心,不得不察啊!”
云墨染冷哂:“流言可止,造谣者无处遁形。”
“既是民心所在,那朕便要问了,若真有人心怀叵测,利用这‘天谴’之说妄图搅风弄雨,诸卿又当如何?”
“这……”
殿中一片沉寂,无人敢轻易接声。
就在此时,立于次席的秦羽缓缓开口。
声音不紧不慢,却字字如敲石惊响:
“陛下既已知流言四起,自当疾雷行霆,将此事内外查清。否则焉知背后不藏着乱臣贼子,妄图以天意作伪,离间圣权与民心?”
云墨染轻点头,嘴角微微扬起,显然极为认同秦羽所言。
她抬手示意,语气中多了一丝笃定:“八贤王所言正是朕心中所想。”
“无稽之谈,自有无稽之人背后推动。”
“朕将令大理寺、锦衣卫彻查此事,决不姑息养奸。”
众臣只得伏首:“陛下圣明。”
同时心中疑惑。
这八贤王,失心疯了不成?
怎又帮女帝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