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我大唐武德充沛也要文化取胜 (第2/3页)
李爽道:
“然后呢?”
“去夏州再浪一圈!”
侯景真诚的回答,却遭到了李爽无情的反驳。
“部曲可以招募,但朝廷近来下达了严令,不准我的兵马再去夏州。”
侯景轻咦了一声,暗道奇怪。
“为何?”
“听说是夏州那边的胡人首领联手给洛阳朝廷上了血书,我的兵马再去的话他们就去洛阳,一头撞死在阊阖门前!”
高昂听了,脸带怒气。
“这帮狗胡人,拿自己的命威胁我们?”
侯景听了,觉得很有道理。
“让他们撞,我倒要看看他们的血能溅多高!”
李爽摇了摇头。
“我管理盐务,此时不好不给朝廷面子。”
说完,李爽看向了羊侃,问道:
“祖忻,你以为如何?”
羊侃想了想,沉声道:
“臣以为天下将乱,主公可在白马与安邑两城多建造仓廪,趁着商路通顺时,多置盐、铁、布、粮等物,以备不时之需。”
相比高昂与侯景,羊侃想得就要远了一些。
李爽点了点头,道:
“祖忻所言极是,河北的战事越演越烈,天下大乱已是可见,当以布、粮为先。这件事情,就交由祖忻去办吧!”
这个时代,文臣武将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能够管理千军万马之人,自然也能管理好粮草物资的买卖。
比如侯景,很长一段时间,就担任李爽帐下主簿,管理文书。
“诺!”
最后,李爽看向了王思政,问道:
“思政,你如何认为?”
王思政开口道:
“属下以为当经营好一座城池!”
???
李爽一愣,开口道:
“那座城池不会叫玉璧吧?”
王思政也是一愣,怎么李爽就和玉璧过不去了呢?
“乃是柏璧城!”
“为何?”
“河东最为重要的两条通道,一条从平阳经汾水至龙门,一条是从平阳经闻喜至安邑。属下以为可重新营建在两条路交汇处的柏壁城,屯驻数百至一千兵马,用以控扼河东。”
李爽听了,觉得很有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