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都是一家人嘛 (第1/3页)
华州。
“国公兵锋神勇,只用数百骑便攻下了华州州城,击败了叛将张始荣,在下佩服。”
韦孝宽跟在李爽身侧,随着他检验了华州州城的府库。
苏绰带着一众幕僚正在统计了府库物资的数目,编造成册。
见李爽来了,苏绰拱手一礼。
“主公!”
“存粮几何?”
“府库之中存粮唯余三万两千石!”
华州位于黄河西侧,与河东地区隔着河相望,土地肥沃。
昔年战国之时,秦国与魏国争夺的河西之地,很大一部分土地便在如今华州管辖的范围。
当年的秦国为了确保国都咸阳的完全,全掌关中之势,与魏国在河西打了几十年仗,花费了无数人力财力,才最终拿下了河西之地。
今日的萧宝夤在关中根基浅薄,完全无法与当年的秦国相比。
连年争战,关中的民力耗竭,物资短缺,堂堂华州的州城,战场的前线,才这么点存粮。
就这么点粮食,恐怕还是萧宝夤为了应付战事,才运送来的。
“传我大行台令,召集华州各县党长于郑县。”
北魏汉化之后,在地方上实行三长制。
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
如此制度,便是为了让北魏朝廷更好的控制基层。
北魏的汉化组,治理国家的理念参考了秦汉。
秦汉这等强大的帝国,朝廷的手都是延伸向了基层。
不过事与愿违,北魏毕竟不是秦汉。
北魏境内,胡汉矛盾严重。
胡人当兵,汉人耕田。
看起来两不妨碍,可事实上却不是如此。
尤其是关中之地,胡汉混杂。胡人武勋圈地放牧,侵占土地的事情常有,官府不敢随意处理。
甚至官府还偏向这些胡人武勋。
三长制度的推行便是为了遏制世家大族兼并土地,隐匿人口。
可到头来,三长反而要依附世家大族。
不抱团,如何能够与胡人斗,保住自己的田地?
久而久之,三长制形同虚设。
苏绰有些惊讶,开口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