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做人要有骨气 (第1/3页)
昔日的武川镇,如今已然成为了柔然王庭所在。
连绵的大帐聚集,经历严寒的冬日,转暖之后,柔然人在草原上的活动也更加频繁。
草场对于柔然人来说很重要!
一片优质的草场不只是柔然人放牧之地,也是他们避灾安养之所。
阴山以北的漠南之地,对于汉人乃至于曾经的六镇兵来说,都算是环境恶劣。
可对于柔然人来说,再恶劣能有漠北恶劣么?
蚊虫、野兽、白灾、大风、极寒,这些时刻困扰着柔然人的灾祸,才是真正可怕的。
一片优质的草场,有着充足的水源,能够蓄养牲畜,更能让柔然人安居。
这才是柔然人要拼命南下的原因!一片什么都没有的草原,在汉人看来荒凉,但却是柔然人生存的基础。
不过柔然人碰到了鲜卑人,他们的生存基础一直也不牢靠。
柔然人为何弱?其实本来游牧民族也不强。
游牧民族难打,在于南方的汉人不知道北面草原的情势,找不到路,就算找到了,游牧民族也没有固定的居住点,容易扑空。
事实上,要是中原真的出了一个不惜血本也要干死北方游牧民族的皇帝,北方的游牧民族注定只有覆灭一途。
比如汉武帝!
匈奴丢了河套丢河西,丢了河西丢漠南,丢了漠南丢西域,最后躲到漠北去了!
有用么?
汉军照样横渡沙漠,找到了匈奴的大本营。
不过汉武帝这样力大砖飞全地图绞杀的方式成本太大了!
可北魏就不一样了!
秦汉之时,汉军需要借助南逃的匈奴人或是从匈奴那边亡归的汉人作为向导,才能找到匈奴人。
可对于鲜卑人来说,柔然人夏天去哪个草场避虫避暑,冬天去哪个草场避风躲雪,他们一抓一个准。
阴山以北的形势对于汉人来说全是战争迷雾,可对于鲜卑人却是透明的。
柔然人的路都是鲜卑人走过的,具体的游牧路径鲜卑人门清。
如今也是一样。
北魏经过六镇之乱后,原本在北地的实力大大的衰落了,可那些熟悉胡事的北人还没有死绝。
要知道,六镇兵的主业是打柔然人,副业才是造洛阳人的反啊!
大帐之中,阿那瓌端坐在自己的狼头王座之上,手里拿着那支曾经射向自己的箭矢,细细摩挲着。
大帐之外,一声通禀声传来,柔然国相到了!
“可汗!”
柔然国相看向了阿那瓌,曾经从游洛阳的那个落魄的柔然王子,继承部落之后有勇有谋的柔然可汗,如今已然是发丝斑白,面容沧桑了。
漠北之地可不是好待着,阿那瓌忍了这么多年,便是为了南下报仇。
阿那瓌将箭矢放回了身旁的木匣之中,问道:
“秃突佳,何事?”
柔然的国相位高权重,阿那瓌一直让自己的弟弟担任。
秃突佳手里捧着个长盒子,道:
“可汗,这是新制作的箭矢,你看看!”
阿那瓌点了点头,接过了盒子,从里面拿起了新制作好的箭矢。
这支箭矢是以白蜡木作为箭杆,雕羽作为尾羽,用牛的筋腱熬制黏合,不过箭簇用的是骨头。
柔然人大举南下不久,此时正是缺铁的时候,甚至已然影响到了军备的生产了。
阿那瓌是柔然可汗,本身就是用弓使箭的行家,拿着这支箭矢,便知道了这支箭矢的质量乃是上佳。
“制作了多少支?”
“如这般的三万支,次一等的十二万支。”
阿那瓌听了,不觉得一叹。
“还是太少了啊!”
柔然的兵种主要是轻骑兵,射击是他们主要的攻击手段,箭矢的制作与储备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柔然人的战力。
“可汗,那个秦王进入太原之后,派遣了宇文泰接替了原本的尔朱天光坐镇平城,从朔州到营州,南面的人都开始不卖我们东西了。”
阿那瓌对此感到很是警惕,问道:
“那么广大的地域,所有人都听他的?”
“倒不是所有人,可那些北人很怕他!他还出了一个政策,说只要有人向平城或是晋阳举报谁偷偷卖给我们货物,便可分得那些商人一半的家产!”
阿那瓌听了这话,目光凝重。
“这对于我们来说可不是好事啊!”
秃突佳点了点头,道:
“我知道,我们如今缺少很多货物,都需要靠着与南边互换。”
柔然人缺东西,只有两种手段,一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